正文 第12章 淒慘下場(2 / 2)

“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兒女,如果連自己的兒女都忍心下手,他對誰又不會下手呢?(易牙殺子)”

“世上沒有人不愛自己的父母,如果十五年之久都不見父母一麵,連父母都可以拋到腦後,對其他的人又能好到哪裏呢!(開方)”

齊桓公問管仲既然知道這三個人不可靠為什麼不早一點說出來,管仲說:“當國王應該有自己的樂趣,我不能任何事都禁止你!還有就是我生前的時候,自問還能看得住他們,可是我死了就不好說了!”

其實我倒是覺得管仲之所以一直沒有表露出自己的意思,很可能是他沒有料到自己會死在齊桓公前邊。

齊桓公不是什麼蓋世明君,甚至在生活上驕奢淫逸,不但好色無比,而且瘋狂地迷戀口腹之欲,甚至在他成功之後,因為自大過度竟然吃人,就差像秦始皇一樣往自己腦袋上猛砸封號了。

這樣一個功蓋天下的荒淫之主,聖明和昏庸的矛盾體,在事業上表現得頭腦冷靜納諫如流,生活中卻是糜爛得一塌糊塗。以管仲當年的智慧,看到他這副花花公子的本色,當然是可以預見到他不能長命,這也是人之常情。

可偏偏這個性情多變而又聰明多智的家夥還擁有一副好體格,愣是走在了他老人家後麵三四年。結果最後還是不能走出管仲的預言,不但自己下場淒涼悲慘,而且也使得齊國不能繼續稱霸下去。霸業一代而終!

齊桓公是聰明的,可是他的性格卻是個徹徹底底的花花大少。他比普通的花花大少好的地方就是他重感情,壞的地方也是他太重感情!他的一生都是在仲父管仲的指導之下生活,隻是對管仲臨死之前的囑托不以為然,他覺得管仲有些太過分了。

沒有了管仲這位掌舵人,齊桓公的荒淫變本加厲,兩年之後終於病倒在床上。豎貂和易牙發現他老人家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再怎麼繼續“效忠”下去也不可能衍生出利益來了,所以就把他囚禁起來,最後這位叱吒一生的霸主居然活活餓死在了病床上。

以後的事情就更加悲慘了,太子薑昭被迫流亡國外,豎貂和易牙則擁立公子無虧為國君,而開方不服他們,因為那樣他就沒有好處了,所以他也擁立了一位公子薑藩,其他兩位公子薑商人、薑元,也紛紛自稱國君。四位國君各自宣稱是合法繼承人,就在首都臨淄廝殺混戰,打的熱火朝天。

可憐的大英雄齊桓公這時候已經死了六十七天,一直到蛆蟲從窗戶裏爬了出去,人們才想起來給他收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