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來見三人吃得高興,心裏也是暗自歡喜,他們的本事方才已然見識,勝過那青靈子不知有多少倍,於是便在心裏暗自盤算如何讓這三人肯為自己出氣。
且說雷震子隨黃天祿等人一起來到玄武鬥武場,對於朝歌王城的三大鬥武場,雷震子聞名久矣,不過還是第一次見到鬥武場的樣子。
原本雷震子以為這裏鬥武場的大概是和前世所知古羅馬的角鬥場差不多,也是環形為主。但到了這裏才發現,玄武鬥武場原來根本就和自己所想象的不同。
這是一座明顯帶有中國古典的建築,麵積大概有一間前世的中型體育館大小,在門口處有十幾個鬥武場的護衛看門把手,裏麵不時有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和叫罵聲傳出來。
看到黃天祿兄弟等人乃是朝歌王城的顯赫人物,鬥武場的護衛連話也沒說,馬上神色恭敬的將通道讓開,任由他們隨意進入,絲毫不敢留難,更不用說要向他們收取進場費了。
進到鬥武場的裏麵後,雷震子發現裏麵的造型設計大概也和前世時侯的體育場館差不多,以方形為主,不過鬥武場裏麵供戰奴鬥武的場地卻是呈橢圓形狀。
想來這也是因為華夏的文化傳承從上古以來年,從來便是以天圓地方的理念而決定的吧。
鬥武場的場地麵積雷震子目測了一下,大約是100米乘150米左右,總的麵積不少於15000平方,呈長方形。像這樣大的麵積至少可以容納上萬人同時觀看,如此的規模可見鬥武場在朝歌都城的受歡迎的程度。
鬥武場的看台共有五層,第一層的看台隻有一層,距離地麵大約有三米左右,是觀看鬥武的最佳地點。
第一層和二、三層都有座位安排,最上麵的四、五兩層則不設座位。每層的看台依次向後逐層退後,呈梯形之狀。
自然,能夠坐在第一層清晰觀看鬥武的人,隻有是那些聲名顯赫的貴族階層了。二、三層的則是那些地位比較高的人所能占據的。至於上麵的四、五兩層就隻能夠是給地位最低下的奴隸和無業流民準備的了。
黃天祿兄弟乃是鬥武場的常客,進到鬥武場後,不須別人帶路,便自帶著雷震子徑向第一層的看台走去,並且很快便找到座位坐了下來。
雷震子坐定後,一眼看過去,隻見在偌大的鬥武場中,前前後後的座位,早已經坐滿了大批的人,有男有女,幾乎是座無虛席。
這時候,武吉的生死鬥還沒開始,鬥武場上上演的是另外一場的武鬥。
一個手持青銅短劍戰奴正與另一個手持長矛的戰奴進行著殊死搏鬥,每每有一方被打得血光噴濺,周圍看台中的觀眾就會發出震耳欲聾的叫好聲,場麵極為狂熱火爆。
“雷大哥,如何?這種場麵很刺激吧?”黃天祿問雷震子道,顯然他還是很享受這種氣氛的。
雷震子敷衍的笑了一下,沒有說話,他並不是什麼人權保護的衛道士,身為絕世強者,在前世死在他手中的武者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他自然也不可能會說這種互相廝殺的行為太過殘忍。
隻不過鬥武這種類似於古羅馬角鬥士互相角鬥的娛樂方式讓他多少有些不太適應。對他而言,武者的戰鬥乃是神聖的,而不是這種類似於街頭雜耍般讓人觀看表演的。
隻是他也知道,在殷商時期這個娛樂普遍匱乏的時代,像鬥武這種血腥暴力的娛樂活動,定然可以很好的發泄人們積存已久的壓力,對於王城內部的穩定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而這也是鬥武場能夠存在的原因之一。
武鬥場中雙方戰奴鮮血淋漓,拳拳到肉的殘酷武鬥,對於普通人來說固然是熱血沸騰,但對於前世便已不知經曆多少更為殘酷死鬥的雷震子來說,卻是全然毫無感覺,甚至還有那麼一點無聊。
這就像是看慣了地下黑拳殘酷比鬥的人,而後再去觀看職業拳擊的拳鬥一樣索然無味。
如果不是為了要看武吉的生死鬥,單看這種級別的鬥武,雷震子早已拂袖走人,根本就不會留在這裏。
就在鬥武的雙方正在廝殺的難解難分,場上觀眾看得興起之時,突然隻聽鬥武場示意暫停的鳴金聲突然“鐺鐺鐺鐺鐺”的震耳響起。
PS:實際上,在商周時期是沒有凳子椅子的,那時候有地位的貴族都是席地而坐的,平民和奴隸可能是隨便坐在地上或者是蹲在地上的吧。一直到了宋朝,桌椅才開始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
不過本書不是嚴謹的紀實曆史小說,所以要求就不用那麼嚴格了,嗯,再說那個時候都神魔滿天飛了,就權當他們已經有椅子坐吧,不然站著觀看鬥武多累啊,給點人權吧。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