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公子然(1 / 2)

後世《帝記》有載:莒海以西,瓊海以北,是為一片廣袤沃土,世稱“西霽”,有都城曰“鳳都”。

西霽國君因眾臣伐玄滅青之功勳,因此封眾諸侯,各擁領土,是為西霽之諸侯國。

諸侯國數量約莫上百,卻也大小不一。

西霽376年,在位國君改西霽為東霽,遷都至東麵的華乾城,改名鳳都。此後,人們約定俗成,分別稱兩都城為“舊鳳都”和“新鳳都”。

東霽328年,湄河水忽然泛濫決堤,成千上萬的百姓死於洪澇之中。而後短短幾月,周圍大大小上百個村莊百姓感染瘟疫,死傷無數。而當朝國君卻是昏庸無道,無視天下生靈塗炭,百姓流連失所,依舊我行我素,遣用千萬勞動力為其修建數座奢華宮廷別苑,同朝內官員無所政事,整日隻知飲酒作樂。

此舉惹得天怒人怨,各諸侯國國君皆想要借此千載難逢的機遇,推翻大霽,自行稱王。

自此,諸侯國徹底無視東霽存在,相互發動侵略性戰爭,此後數十年戰亂紛爭不斷,烽煙四起。國家之間的戰爭,可謂是弱肉強食,兵力衰弱、無力反抗的小國隻能看著城池一一被強國吞食。

征戰多年,各諸侯國兵士死傷無數,糧草早已不濟,國庫軍餉空空無幾,無法再發動規模性的戰爭。幾經思量之下,相互間協議,各自派遣王室公子一名到他國做客相互牽製,以此作為誠意,換取多年戰爭的停止作罷,同時約定各自以如今本國領土為界限,自行休養生息,互不侵犯。

最終,東霽王朝僅僅剩下鳳都一城,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王朝,而天下大勢則成七足鼎立之態。

一為東北方位地勢平闊,兵力強盛的瓊藍國,二為東中方位糧草充足、魚米之鄉的水澗國,三為鳳都相隔,財力強盛的璃南國,四為鳳都正南方位的方耀國,五為梵古國,六為雪影國,七為玄赤國。

東霽373年,在方耀國的水澗國公子嵐,被人發現橫屍於寢室榻上,隻見他雙瞳被剜,左右小指皆被利刃斬斷,身體被鞭撾,盡是赤紅鞭痕,死相異常恐怖。一個月以後,梵古國公子墨被水澗國宮人發現死於其院落湖中,宮人將其打撈起來,忽然驚恐,發現他的死法竟和公子嵐如出一轍。

此後公子祿、慮依次死去,死法同之前的公子嵐、墨一致。諸侯國謠言四起,人心惶惶,卻又止不住內心的幸災樂禍,紛紛猜測接下來是哪位公子遭難。

隔年二月,雪影國兗州城外的乞丐中多了一人,卻無人在意。每日坐在城牆外乞討時,他會嘴角上揚,眼神冷漠的看著過往人群,風一陣風吹過,原本擋住眼簾的長發隨風揚起,露出黑色雙眸,叫人不免吃驚,那眸子竟然同死去的公子嵐無二!

*

站在宮門外,展眼望去,雖是青石鋪地,但卻因長久無人整理,原本該是寬闊平坦的石板路,此時卻被石縫中頑強生長的雜草掩蓋,成人走過,可淹沒膝蓋,抬眼向前眺望,隻看到原本該工工整整的懸掛在宮殿中央的牌匾早已掉落,顫顫巍巍的在風中晃蕩,不知何時會掉落下來,宮殿門窗上的朱漆早已剝落,泛著古老的氣息。

一如往常,瓊藍國宮人小羅子拎著食盒,穿著宮人特製耐走的長靴,穿過雜草叢生的青石路,而後一腳踹上原本就未緊閉上的大門,古老的朱門伴隨著“吱吱”的聲響打開。

小羅子那尖細的嗓音穿透空氣:“司笙然,小的給您送飯菜來了。”小羅子望向床榻,見榻上的男人沒有任何的動靜,心裏甚是不舒服,“飯給你送來,難不成還要小的親自給你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