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塑一組(第437窟)
敦煌影塑有供養菩薩、小佛像、小飛天等。有的預先模製泥塑而成後貼到牆上,有的直接在牆上浮塑,還有的是浮雕身體而頭部是預先模製好安上去的。通常將動態各異的模製泥塑周而複始地鑲貼於牆壁,再分別按序一一施彩,遂成千姿百態的影塑作品。
北魏第437窟的一組影塑飛天,造型優美別致,一反虔恭持重之神情,麵目清秀,頸長挺拔,眉宇疏朗,形神恬淡,褒衣博帶,更顯得身輕如燕,姿態瀟灑。飛天身著漢式對襟大袖裙襦,裙裾裹足,雙腿一前一後屈跪,右腳上翹,或持蓮或散花,迎風翱翔,姿態多變。當人們進入洞窟,仰首巡視,恍若置身仙境。富有中原南朝“秀骨清像”的藝術風格。
北魏第260窟中心柱東向佛龕上層和兩側保存的影塑供養菩薩有51身之多,並非常完好。這群影塑供養菩薩以不同的形態,按一定的組合順序,有的持蓮,有的散花,有的雙手合掌,有的雙手撫膝,全部作胡跪式排列在佛龕上。其形象額廣頭小,頸長挺秀,神態灑脫,以線描勾勒眉目和嘴唇,以線刻雕飾頭發和衣紋,造型簡練,色彩厚重,對比明快,氣氛活潑,增強了龕麵的裝飾性和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