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罾像(第17窟)(1 / 1)

洪罾像(第17窟)

第17窟為聞名於世的藏經洞。晚唐時期為河西都僧統攝沙州僧政法律三學教主——洪罾的“影窟”,即現代的“紀念堂”。現在,端坐在窟內北壁前的洪罾像,在宋末戰亂臨近時移至366窟。

年,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將該像從366窟搬回藏經洞,複放在原來的位置上。

洪謦是中、晚唐河西有名的高僧,他曾參與了張議潮趕走吐蕃統治的起義,其弟子隨張議潮的使者到長安報捷,獻河西十一州圖籍,為維護祖國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以唐王朝封洪罾為河西釋門都僧統,統領河西一帶宗教事務。

洪罾像盤腿結跏趺坐,雙手下垂於腹前,作禪定狀。身穿袈裟,通裹全身,衣紋簡練,表現出淡泊寧靜的風度。麵部刻劃十分細膩,頭形方正飽滿,顴骨輪廓分明,鼻子隆起,嘴角緊抿,特別是那雙炯炯有神的雙眼,呈顯出這位具有遠見卓識、性格剛毅的僧統過人的智慧和勇氣。此像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現存肖像雕塑傑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