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風味

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人,特產風味不相同。當你飽覽了美麗的敦煌風光之後,還應飽享口福,品嚐一下敦煌的瓜果、名菜、小吃,再給朋友、親人帶上幾件稱心如意的紀念品,真乃不虛此行!

敦煌夜光杯

敦煌夜光杯又名陽關玉杯。它以優質祁連玉為原料,繼承傳統工藝,精工雕琢而成,是很名貴的飲酒器皿。相傳,西周(約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國王姬滿應西王母之邀,赴瑤池盛會,席間,西王母饋贈姬滿一隻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日“夜光常滿杯”。姬滿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從此夜光杯名揚千古。

夜光杯造型別致,風格獨特,質地光潔,一觸欲滴,色澤斑斕,宛如翡翠。倒入美酒,酒色晶瑩澄碧,尤其皓月映射,清澈的玉液透過薄如蛋殼的杯壁熠熠發光,真是妙不可言。唐人王翰詩雲“葡萄美酒夜光杯”,詩以杯名世,杯以詩增輝,古今聞名,馳譽遐邇。

敦煌地毯

敦煌地毯曆史悠久,世代相傳。莫高窟壁畫中繪有各種各樣地毯,如樂伎座下的地毯,舞伎腳下的地毯,色彩豔麗,精美華貴。這些形象的資料證明了地毯製造業在敦煌源遠流長和曆史上的興旺發達。

敦煌地毯采用精細的傳統手藝加工而成。原料為纖維長、粗細適度、光澤好、拉力強的高級羊毛線。用此線織出的成品色澤協調,花紋靈活,毯麵光亮,質地柔軟,富有彈性。剪後狀似影塑。又經特殊工藝處理,外觀古色古香,給人一種暗中透亮、安靜舒適的感覺。除生產各種傳統圖案的地毯外,還把輝煌燦爛的敦煌壁畫中的故事、圖案、山水、動物等作為重要題材,創作了《九色鹿舍己救人》、《薩埵那舍身飼虎》、《狩獵圖》、《樂舞伎》、《飛天》等50餘種以敦煌藝術為圖案的藝術地毯。不僅拓寬了地毯藝術的題材、圖案,還傳播了敦煌藝術。敦煌地毯地方特色濃鬱,質地堅實,經久耐磨,種類繁多,是十分理想的居室鋪設和裝飾壁掛的精品。

天然水晶石產品

敦煌西南的阿爾金山,峰巒疊嶂,白雪皚皚,礦藏豐富,盛產水晶石和各種玉石。敦煌水晶石眼鏡,選用阿爾金山結晶完好的透明天然石英晶體精細加工研磨而成。具有硬度高、透明性強、防紫外線輻射等特點。還有對眼睛腫熱去赤眼及斂神養目之功效。

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是出門旅遊保護眼睛的理想用品,備受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喜愛。天然水晶石項鏈原料純真,工藝精細,美觀華麗,婦幼皆宜,不但有美化生活和收藏價值,而且具有健身祛病之功效,是婚嫁喜慶、生日慶典、饋贈親友的高級佳品。用阿爾金山寶石加工的首飾晶瑩豔麗,光彩奪目,具有天然美,是自然賦予人類的珍品。

李廣杏

敦煌,素有瓜果之鄉的美稱。這裏盛產的瓜果以品種多、風味獨特而居全國之首。當地具有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因而瓜果色澤鮮豔,含糖量高,甘美爽口,令人喜愛。

李廣杏可稱敦煌瓜果極品,每年7月是吃李廣杏的最佳時節。

關於李廣杏的來曆,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相傳西漢年間,飛將軍李廣率部西征。一天,夏日炎炎,將士焦渴難耐。突然,空中襲來一陣奇異的杏香味。但見兩匹彩綢自流雲中飄然而下,李將軍策馬追去,彩綢卻忽近忽遠似有戲謔之意,將軍一怒之下神箭射出,其中一匹應聲落地。奇怪,彩綢竟變成一片片果實累累的杏樹林。眾將士食杏,卻苦似黃連。李廣憤然砍平了杏林,遂令大軍就地宿營。次日清晨,卻見杏林又枝繁葉茂,那黃橙橙的杏子掛滿枝頭,鮮嫩欲滴,誘人饞涎。李廣猶豫片刻,忍不住摘下一個咬了一口,啊!真是香肺腑,甜沁脾!將士們紛紛摘杏食之,頓覺精神倍增。原來,那兩匹彩綢本是甜杏仙子和苦杏仙子,奉王母之命來救李廣的。她們隻顧嬉戲,惹怒李廣而射落了苦杏仙子。深夜,甜杏仙子找到了苦杏仙子,姐妹倆痛悔萬分,為了完成使命,她倆施展仙法,在苦杏樹樁上接上甜杏樹枝,最後結出了清香甘甜的黃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