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堅持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五原則。堅持育人為本,牢固樹立實踐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作為首要任務;堅持理論聯係實際,提高社會實踐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確保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參加社會實踐,確保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於社會實踐的全過程;堅持整合資源,調動校內外各方麵積極性,努力形成全社會支持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良好局麵;堅持點麵結合、立足當地、輻射全國,將實踐育人與社會服務有機結合。
第二,要豐富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形式和載體。要以日常性實踐活動為基礎,以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重點,確保社會實踐活動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寒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申報立項的方式,整合資源,拓寬工作形式;同時,依靠基層團委、學生會、各學生社團、博士生報告團、西部支教團等青年組織,多角度、寬層麵地組織實施日常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推進大學生社會觀察活動的開展,豐富社會實踐的工作載體。
第三,要實現大學生社會實踐內容四結合。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實踐行動中將自身認識和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主動與城市社區、農村鄉鎮、企事業單位、部隊、社會服務機構等聯係,從地方建設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大學生鍛煉成長的需要出發,建立和完善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基地;與專業學習相結合,發揮大學生尤其是碩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學曆人才的專業技術優勢,廣泛地與地方開展合作,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文化進步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要求在校所有本、專科學生都必須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並作為第二課堂的必修學分項目進行考核。
第四,要加強領導,注重研究,擴大宣傳。要充分依靠黨政支持和共青團組織與各方麵的密切配合來有效開展工作,把社會實踐真正納入大學生教育和培養的重要環節,保證活動所需實踐、經費和指導力量;要在組織開展好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加大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調查研究力度,探索新形勢下社會實踐的新內容、新載體,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長盛不衰、推陳出新;要努力加大社會實踐宣傳的深度和廣度,形成立體化的宣傳形式,在實踐活動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加強社會輿論的宣傳,樹立典型形象,傳播優秀事跡,使更多的大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