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科學規律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推進各項事業改革發展的正確的方法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改革和發展也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為出發點,統籌高校、學生、家庭、社會等多方麵的關係,最終實現全麵、協調、可持續的共同發展。據此,係統總結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以改革創新精神積極探索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科學規律,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要緊扣時代主題,不斷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思想性和針對性。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隻有緊緊圍繞時代主題,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當前,開展社會實踐必須與建設“創新型國家”、“人力資源強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必須與新中國成立60年、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偉大成就緊密結合起來,積極發揮高校科技、智力優勢,發揮青年大學生生力軍、突擊隊的作用,為國家和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其次,要圍繞“三大任務”,將大學生社會實踐融入高等教育發展的大格局中。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三大任務”有密切的聯係。要結合實施“三大任務”,把社會實踐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使其成為理想信念教育的大熔爐,施展專業知識技能的大舞台,加強就業指導的大課堂;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礎,通過深入調研,獲取第一手的研究素材,了解最現實的創新需求;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服務社會的重要載體,要求廣大師生帶著課題、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參與實踐,力爭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第三,要強化基地建設,積極探索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長效機製。各高校應當充分發揮豐富的實踐資源的優勢,打造新的工作亮點。要把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與高校的社會服務基地、幹部掛職鍛煉基地和科研合作基地等建設結合起來,形成多維度、立體化、綜合性的大學生社會實踐網絡體係。尤其要結合高校與地方、企業開展的各種類型的合作共建活動,有計劃地安排大學生深入農村、深入基層,接受鍛煉、服務社會。

二打造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規範體係

大學生社會實踐開展以來,在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人才效益,推動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普遍讚譽。新的時期,如何更深入、更有效地開展此項活動,打造大學生社會實踐規範體係,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我們不斷去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