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中山特使(9)(2 / 3)

李大釗說:“我之所以願意回答您的問題,其原因就在這裏。我這些年來得到了一些’道‘,但這不是我個人探索到的,是別人教給我的。您若有興趣深入研究,以後回到北京,我會常來拜訪您,送給您一些書籍,那時我們再作深談。今天,我隻簡單地說幾句。”

李大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茶杯後,他正襟危坐,雙目平視,不疾不徐地說:“孫先生是一個令人尊崇的革命家。他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坦蕩無私的政治家品德,令我們欽服不已。不過,孫先生在他幾十年的奮鬥生涯中,忽視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麵,那就是喚起民眾。”

楊度的心震了一下。孫中山的學說包羅萬象,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廣泛持久,這個年輕的革命家居然能不假思索地指出其所忽視的一麵,可見他對孫中山有深入的研究,同時也對中國有深入的研究。他專注地聽下去。

“長期以來,孫先生比較多地在社會中上層進行革命活動。在武裝方麵,他又較多注目於舊式軍隊和江湖會黨。當然,這些方麵都不能放棄。但社會最基本、最重要、最廣大的部分是民眾。曆來都認為是帝王將相,是英雄豪傑創造曆史。其實不然,曆史是廣大民眾創造的。”

“曆史是廣大民眾創造的”,李大釗這句話如同千鈞棒槌重重地敲擊著楊度。湘綺師的帝王之學,自己過去的君主立憲,究其本質,都可以說是英雄創造曆史的觀念。對麵這位優秀的革命家的確憑借的是另一種嶄新的理論,不可等閑視之!

“這是一個方麵。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麵。我們進行的這場革命,必須要在掃蕩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封建思想及一切封建餘毒的基礎上才能取得徹底的勝利。前幾年,北京的青年學生提出要請進德先生和賽先生,比較集中而形象地揭示了這一點。中國的中上層社會、舊式軍隊、江湖會黨受封建陳舊一套影響最深,要在他們中間反封建反陳腐最為困難,而中國廣大的民眾受此毒害較少。所以中國革命要取得真正的完全的勝利,必須喚起民眾,組織民眾,聯合民眾,依靠民眾,舍此別無他路可走。康梁變法失敗的關鍵就在這裏,孫先生的革命未成功,其關鍵也在這裏。這半年來,我向孫先生反反複複講這個道理,孫先生終於明白過來,決定一旦回廣州,即從宣傳民眾依靠民眾這一點入手,徹底改組國民黨,打開大門,讓廣大民眾進入這個政黨,一洗官僚政客的腐敗墮落。同時,重新組建一支來自民眾的嶄新軍隊。這個軍隊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全部由富有革命朝氣的青年民眾充任,一洗中國軍營中的種種陳規陋習。有了新的政黨和新的軍隊,中國革命的徹底勝利是指日可待的。”

吐故納新,棄舊圖新,以釜底抽薪的辦法徹底破除舊式觀念舊式製度,走依靠廣大民眾的道路來建立一個嶄新的社會,這或許是苦難深重的中國的真正出路。

楊度正在沉思著。突然,孫中山的秘書興高采烈地走進客廳,揚起手中的一張紙說:“廣州急電,陳炯明下野,洪兆麟宣告脫離,並歡迎孫先生回粵!”

李大釗和楊度一齊站起。孫中山從二樓書房出來,對著秘書高喊:“快去告訴夫人!”

孫中山飛快地跑下樓梯,李大釗快步走上前,孫、李緊緊擁抱。孫中山激動地說:“我們勝利了!勝利了!”

又轉過臉對楊度說:“晳子先生,今晚我們好好歡聚一下,為兩廣革命的勝利幹杯!”

七、江亭三題《百字令》:卅年一夢,江山人物俱老

孫中山於二月下旬回到廣州,就任南方政府大元帥,並組建了一個全新的大元帥大本營。李大釗先期回到北京。初夏,楊度也從蘇州回到北京,亦竹帶著孩子們繼續住在蘇州。楊鈞的夫人尹氏不服北方水土,楊度回京不久,他便帶著全家遷回長沙去了。李大釗常給楊度寄來一些報紙、雜誌,也親自來過槐安胡同幾次。李大釗向楊度談了許多新觀點、新思想,楊度有的讚同,有的不讚同。對於“喚起民眾,依靠民眾”這一點,他是非常讚賞的,但他認為自己不適宜做這種事。他最合適做的,還是以曹錕的高等顧問的名義,往來於北京、保定、洛陽之間,為促成南北合作做一些事情,以不負中山特使的重任。

楊度一廂情願地希望曹錕與孫中山合作,擁戴孫中山重做中華民國的總統,但直係軍閥的這個大頭領野心大得很,他要自己做總統,並不理睬他的高等顧問的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