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傳說的真假
從此兩人頻頻書信來往。弱智兒懵然不知。其父因在外當差,難得回家,也被蒙在鼓裏。隻有陳某的兄長,也就是弱智兒的伯父,綽號陳縮頭的,隱約聽到一些風聲,但也苦於沒有證據。也是合該事發:梁氏疏於謹慎,竟把顧學文的書信裁開後卷成紙燃放在燈罩下。陳縮頭就買通梁氏身邊的僮兒,把紙燃偷出,補綴成幅後,寄給在外當差的陳某。陳某看後,明白真相;況且顧學文的信末都蓋有鬆月圖章,更是鐵證如山了。陳某尋思,僅憑這樣一封書信,告到官府,不見得會有什麼結果,弄不好反而敗壞了陳家的聲譽。這時正好藍玉大案案發。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封為涼國公。江山坐定,藍玉就恃功驕傲,廣蓄莊奴,欺淩百姓。朱元璋怕尾大不掉,狠狠地定了他個謀叛大罪。陳某正愁怎樣為傻兒子報仇,見此案發,牽連日廣,就趁機誣告顧學文與藍玉通謀。一牽涉藍玉案,就不再是什麼私情事,立時三刻變成要案。結果,不但顧學文,連同他的父親和兄弟被殺,連他的妻族,包括沈萬三的兒子沈旺在內的一大批人,都殺掉了。梁氏亦被其父逼令自縊。這件事從洪武二十六年起到洪武三十一年才平息。
從此,沈萬三家族徹底敗落了。
沈萬三富得連朱元璋都眼紅;但在遭受朱明王朝三次沉重的打擊後,又很快衰落了。第一次打擊是在明洪武六年前後。據《周莊鎮誌》記載,“洪武時,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分之一,請稿軍,帝忍曰:匹夫稿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後諫曰:不祥之民,天將誅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戌雲南。”
除沈萬三充軍雲南之外,他的第二個女婿餘十舍也被流放潮州。在此之前,沈萬三除築洪武門至水西門城牆外。還以龍角貢獻,並獻有白金二千錠,黃金二百斤,甲土十人。甲馬十匹,建南京廊廡、酒樓等。這次打擊不僅使沈家失去了沈萬三這個當家人;而且富氣也減去了大半,可謂人財兩空。不僅如此,沈萬三當時被捕時,周莊鎮上株連甚多,有盡誅周莊居者之說。幸虧鎮人徐民望不避斧鉞,台禦狀至京城:才救下周莊全鎮老小。第二次打擊是在明洪武十九年,洪武十九年春,“兄至以戶役故,縲赴秋官時伯熙亦獲戾京師,適與兄同係獄。”。這次沈萬三子沈旺的兩個兒子沈至、沈莊又為田賦坐了牢,伯熙當年就死在牢中,後移葬於周莊杏村。這樣,從根本上動搖了沈家的基業。
第三次打擊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奏學文與藍玉通謀,詔捕嚴訊,株連妻女,及其仇七十二家。”“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學文坐胡藍黨禍,連萬三曾孫德全六人,並顧氏一門同日淩遲。”,這次沈萬三女婿顧學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餘人全都被殺頭,沒收田地,可謂是滿門抄斬了。沈萬三苦心經營的巨大家業,急劇地衰落了。“沈萬三家在周莊,破屋猶存,亦不甚宏大。”,沈家大族遭受如此三次沉重的打擊,隻能家破人亡。”
“你說什麼?沈萬三?你怎麼知道的?之情,你這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的又是什麼史料記載,又是明史又是清史的,你是怎麼知道的啊?”
之情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然後說道。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時候易犯錯誤,奶奶就讓我被史料,我們家的書房的那些個史料都被我背誦的滾瓜爛熟,沒想到竟然在今天讓你們大開眼界了一把,真是大快人心啊——”
“那你們知不知道野史上關於沈萬三的傳說?”
墨白的聲音從手機裏傳了過來,應該是宋雋剛剛打過去,想讓他聽一聽的。
“野史?”
“這個我也有所耳聞—— 民間的書籍上曾經講到過沈萬三本來的名字叫沈富,浙江南潯人。自小上過私塾,讀過《四書》、《五經》,長得蠻機智聰明。他父親沈佑靠捏粉玩具為生,挑副小擔頭穿街走巷,平時省吃儉用,積得一些錢財,在南潯買了幾間房子和幾畝土地,種田兼經商。家裏缺少人手,沈萬三停學幫助父親看店,打打算盤記記賬,年紀青青早出道,成了一個很能理財的生意人。
有一年新繭上市,沈佑收購到幾十擔新繭,就差沈萬三帶了個夥計到盛澤去轉手導買,想賺一筆錢。
盛澤是著名絲綢產地,人口很多,集市繁華。鎮上有好幾家妓院,一到晚上便開出一條條張燈結彩的畫舫彩船,為那些買繭客商夜裏享樂提供方便,上船來吃花酒、聽曲子、擲骰子,或者擁抱著花枝招展的妓女,在內艙宿花眠柳。涉世未深的沈萬三,被龜奴拉到彩船上吃酒賭博,一夜工夫,賣繭得來的銀子輸得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