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很幸福,是嗎?和你的夥伴在一片綠草地,一弘明湖畔,一蓋綠萌下,一叢鮮花前,仰起頭,昧起眼,看一片藍天,一朵白雲,一隻鳥……
是的,很幸福。幸福地聆聽第一聲嬰兒的啼哭;幸福地接受戀人的第一次擁愛;幸福地走向你的崗位;幸福地奮求你的事業……
這一切,都因為你的腳下有一塊土地,你有一個好環境。力圖在好環境裏體現人幸福的一切,這是自有人類以來就有的願望。但人往往在過好日子的時候會忘卻周圍的一切,比如我們腳下這塊土地,現在到底變得怎樣了?
許多環境研究專家幾乎都憂心忡忡地提出同樣的問題:“地球還能生存多久?人類在這顆行星上還能繁衍多少代子孫?”
人類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我們這個行星的現狀表示出極大的憂慮。
“我們都是離不開地球的一群旅行者,都以地球上薄薄而脆弱圍屏著的空氣和水來維持生命,並且不斷使用和再使用地球上非常有限的自然資源。現在地球上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為人占有,對於地球的細心維護已成為人類繼續生存和為全世界人民創造舒適生活必不可少的條件……”
北京。建設部招待所216房間。
一位高大的中國男性公民在室內來回踱步。當他明白了我的來意之後,便激動難安地對我說了上麵的話。
“如今,中國環境問題已引起了許多作家的關注,這是一件幸事,”他接著說,“許多年來,關於環境問題的著述、報紙、雜誌僅僅隻在搞環境的部門中間傳播,國民不知道。中國人環境意識的淡薄和無知已到了令人焚心的地步。倘若能通過文藝作品喚醒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和良好的環境行為,那真是地球的幸事,人類的幸事。”
他為我沏好一杯茶,但我發現,水是溫的,茶葉全漂在上麵;他讓我自己削蘋果吃,但我發現,那幾隻風幹的蘋果已皺成了一個個蔫團。匆忙而辛苦的研究工作已使他不注意生活。他正日以繼夜地趕寫幾十萬字的《當代中國環境史話》和草擬國家環境保護局體製改革方案。
他就是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