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鄖陽時代:一個足以讓曆史驕傲也傷懷的遠年標誌(1 / 1)

鄖縣與鄖陽一字之差,內涵不同,“鄖陽”代表鄖陽撫台和鄖陽府治,鄖縣是其“京畿”之地。鄖陽時代是誕生於鄖縣土地上的轄治鄂西北乃至湖廣、河南、陝西、四川等50餘州縣的社會曆史時期,文化曆史學家將明成化十二年原傑在鄖陽設府建台至1994年的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而為一,這500餘年的曆史階段稱之為鄖陽時期。此時期,鄖縣成為漢江上的翹楚重鎮,不僅成為鄂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還曾有200餘年承載著撫台的政治軍事統治,其權力觸須南達荊襄,東至南陽,西抵漢中,北控商洛,左右上下掌控65縣。政治昌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興盛。從西河碼頭至東關十數裏江岸,城防巍峨,城池儼然,會館雲集,華樓林立……古老的鄖陽,曆經了“秦、巴、漢、江,兩朝十帝,三千裏世情風流”。

生活在這樣的市井地域,鄖縣人油然而生大鄖陽感,為身處大鄖陽政治經濟文化高地而自豪,為四通八達、南北來朝的繁盛人氣而優越。

時序飛轉,萬斛回流,一座丹江大壩,改變了漢江命運,也改變了鄖縣人的命運。古城化作萬頃葦蕩,長街煙埋千裏江下,昔日的鄖陽隨著府署南遷十堰,縣城再不是府縣同城時的大鄖陽氣象,鄖縣人的大鄖陽感闃然而失。至1994年地市合一,十堰取代鄖陽,鄖陽的府署時代完全遁入曆史,自此,“鄖陽”就隻是鄖縣人夢中聲聲呼喚的一個名字,就成為鄖陽遊子回眸故鄉時一汪傷懷眷念的淚水……

山區小鎮十堰夢幻般地崛起,一天天掩蓋了鄖陽。多少鄖縣人在尋尋覓覓,在沉思冥想,在聲聲呼喚:“歸來兮,我們的故鄉!”

懷著深深的鄖陽情結,帶著無限的眷戀,一代又一代鄖陽人,一屆又一屆政府官員,為丟失的鄖陽不竭地奔走、呐喊。他們把自己創作的縣歌定名為《鄖陽頌》,把傳統龍舟節命為“鄖陽龍舟節”,把民間燈舞叫做“鄖陽鳳凰燈舞”,把賓館命為“鄖陽賓館”,把新建廣場命名為“鄖陽文化廣場”,把商場命名為“鄖陽購物商場”,把博物館命名為“鄖陽博物館”,把駐足省城的辦事處大樓也特意命名為“鄖陽大廈”;而天涯海角的遊子們,在“籍貫”欄裏永遠頑固地填寫著“湖北鄖陽”……

他們用盡心機地在留住“鄖陽”,他們頑強地懷揣一個夢想:把鄖縣做大做強,有朝一日鄖縣來一次華麗轉身——建設鄖陽市(區),重塑新鄖陽。

筆者曾在《大江北去》一書中留下這樣一段感動的文字——

沉入江底四十多年的鄖陽古城,巳成為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心靈深處永遠無法抹去的印痕。沉沒是這座城市的宿命,而永遠無法沉沒的就是來自於無數心靈從江底打撈上來的絕唱。因沉沒而從這座古城放逐的生命,無論他們日後走在怎樣的路上,也無論他們棲居在哪一塊地方,在他們回眸故鄉的時候,鄖陽便成為一個若隱若現的遠年標誌,引渡著他們流浪的精神進行虔敬的皈依。這是超越宗教的一種神諭般的生命現象和生命力量。也許,這是一個特定地域的文化象征;也許,這是整個人類精神中最不會蒼老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