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導論(1)(1 / 3)

中國台灣地區,曆史形成複雜、地理位置重要、島民心態特異,決定了台灣之於祖國大陸有著特殊的戰略位置、政治作用和經濟價值,台灣地區的這種特殊性不僅影響著我國近現代曆史的發展進程,更影響著當今中國的發展大計和外交方略,成為我們和諧共存和穩定發展無法逾越和回避的現實問題。而當前兩岸關係的複雜性和國際環境的多變性,更決定了解決台灣問題的難度。本書對國民黨退台後的演變曆史進行係統梳理,並結合台灣政治生態的演化曆程,分析和總結台灣政黨政治發展的規律,並嚐試對台灣政治生態的大致輪廓進行全麵、客觀的分析和研究。

一、什麼是政黨、政黨政治和政黨製度

(一)政黨

政黨一詞源於拉丁語,原意是“部分”、“集團”,後來轉意為一種社會政治組織。西方政治學者在他們的著作中,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政黨下過許多定義,但大都是從形式上概括了政黨現象,掩蓋了政黨的階級性,因而是非科學的。隻有馬克思主義才對政黨作了科學的解釋,即政黨是階級組織,它代表一定階級、階層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積極的分子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張(理論和綱領),采取共同的行動,是為奪取和鞏固政權而聯合起來的有組織、有紀律的政治組織。

政黨是階級的組織,是階級鬥爭的產物。各階級之間的鬥爭,必然發展為政治鬥爭,而各階級、階層之間的政治鬥爭,又集中地表現為政黨的鬥爭。

政黨的主要特征是:

1.政黨是特殊的政治曆史現象。政黨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會永遠存在。它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產生,也將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消亡。政黨是一個曆史現象,它僅僅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相聯係。

2.政黨是階級中一部分人組成的政治組織。階級是按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劃分的,是經濟地位相同的人們組成的集團。無論是處於統治地位的階級,還是處於被統治地位的階級,在實現其階級使命時,都是由其成員中一部分最有覺悟、最積極的分子帶領本階級進行鬥爭的。這一部分人能夠代表整個階級的利益,統一整個階級的意誌,是本階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們組織成為政黨,成為階級的核心。

政黨是一個階級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最高代表,這是政黨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基本區別之一。

3.政黨是有組織、有紀律的組織。政黨要發揮階級組織者、領導者的作用,實現階級的根本利益,就必須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組織係統,通過各級組織把黨員集聚起來,並通過組織紀律把黨員的行動統一起來。政黨的紀律嚴格與否是檢驗政黨有無戰鬥力的重要標誌。

4.政黨要有一定的政治綱領。政治綱領決定一個政黨的政治目標,而政黨之間的差異也主要表現在政治綱領的不同,這是由政黨所代表的階級特點及其在不同曆史階段中不同的曆史使命所決定的。

5.政黨和政權密不可分。政黨隻有掌握了國家政權才能實現其政治綱領。政黨作為政治組織和其他社會團體的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它把掌握政權作為自己的首要目標。因此,政黨和政權密不可分,這是由政黨的性質所決定的。

政黨的作用主要是:

1.爭取和教育群眾。政黨的首要作用就是爭取本階級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包括爭取更多的同盟者。

2.集中階級意誌。政治統治是按照統治階級的意誌所進行的統治。政黨是爭取和實現政治統治的工具。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集中它所代表的那個階級的意誌。

3.掌握政權,行使國家權力。國家政權從來就是各種政治派別發揮政治作用的基本領域。政黨從產生那天起,就同國家政權發生了密切的關係。這不僅是因為政黨本身就是一定階級為取得和鞏固本階級的政治統治而建立的,而且還在於政黨要把集中起來的階級意誌上升為國家意誌,就必須得通過國家政權機關製定政策的形式才能形成。

(二)政黨政治

政黨出現後,自然就會產生政黨政治,那麼什麼是政黨政治呢?

從廣義角度來說,政黨政治包括各國政黨為實現其政綱和主張而展開的一切政治活動和鬥爭;狹義上通常指一個國家的政黨圍繞國家政權開展政治活動的形式。主要包括:一是政黨爭取成為執政黨,然後通過領導和掌握國家政權來貫徹實現黨的政綱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的意誌變為國家意誌。這是政黨政治的核心。二是政黨以各種方式參與國內外政治活動,就重大政治問題發表意見,對國家政治生活施加影響。三是政黨處理和協調與國家以及與其他政黨、社會團體和群眾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