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政治是人類社會的政治活動和文明程度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的產物。最早起源於英國,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的產物。19世紀30年代產業革命以後,正式形成英國議會製的兩黨政治。隨著近代國家民主政治和政黨的發展,政黨政治已成為普遍的現象。
19世紀40年代出現無產階級政黨後,無產階級政黨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增強。在資本主義社會,不僅資產階級的不同階層、不同利益集團和不同派別之間的博弈集中表現為資產階級各個不同政黨之間的博弈,而且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政治鬥爭也集中表現為無產階級政黨同資產階級政黨之間的鬥爭。但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政治的本質是資產階級通過代表其利益的政黨來執掌國家政權,除通過一黨獨攬政權這種形式外,比較典型的是建立兩黨製或多黨製,由兩個或多個資產階級政黨輪流執政或聯合執政。在社會主義國家,無產階級政黨處於執政地位,政黨政治表現為無產階級政黨對國家政權和社會團體實行政治領導。在中國存在多黨派的情況下,表現為共產黨對參政的各民主黨派的領導與合作共事、相互監督的新型政黨關係和政黨製度。
(三)政黨製度
政黨製度是指由國家法律規定或在實際政治生活中形成的關於政黨的社會政治地位、作用、執政或參政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製度性規定,是一個國家政治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政黨製度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政黨製度指一國中各種政黨的法律地位,政黨同各種團體的關係,政黨同政權的關係,政黨對政治生活的影響及其存在和活動方式。狹義的政黨製度,指一國內掌握或可能掌握國家政權的政黨的法律地位,以及它們同其他政黨及政權之間關係的製度性安排。目前世界上以政黨的數目來劃分的政黨製度有一黨製、兩黨製和多黨製等各種形式。執政方式有一黨執政、一黨為主多黨參政,多黨聯盟執政等。
政黨製度又可以分為基本製度和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兩個層次。政黨基本製度是反映政黨本質的製度。政黨的不同性質取決於其是特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政治力量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由特定階級的政治中堅分子為了奪取和鞏固國家政治權力而組成的政治組織。而與此相適應形成的政黨特定的價值取向和思想意識形態、特定的階級基礎和成員要求、特定的政治目標和綱領等基本內容要求,通過政黨法規的形式確立下來,便成為政黨基本製度。其特征表現為基礎性、整體性、宏觀性和穩定性。而政黨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則是政黨基本製度在不同民族國家及其曆史發展不同階段上的具體實現形式。政黨具體製度表現其基本製度的結構形式和運作方式。如:政黨組織的縱向聯係與橫向分布以及由此形成的組織製度;政黨職能部門的縱向聯係與橫向分布以及由此形成的工作製度,等等。同時,政黨具體製度又表現為政黨運行機製,或者說是運行中的政黨體製。而從這一角度講,政黨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又是指政黨為實現其基本製度在具體的政黨環境中所要求的工作重點、工作方針、具體政策、執政的方式、方法及其對組織及其成員的具體管理製度等。其基本特征表現為具有明顯的應用操作性、層次有序性、規範可鑒性和適應新要求的變動性等。
在正常情況下,政黨基本製度和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是相適應和相一致的關係。這種關係表現為前者決定後者並要求後者必須和自己保持一致、具有適應前者的性質。同時,基本製度和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又是互濟互補的關係。這種關係又表現為前者的完整和完善,具體表現在後者與之相匹配和有效性。從政黨政治功能現實的角度看,上述適應性和有效性一方麵是指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是對基本製度內容要求的體現和補充,或者說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是行動中的、是處於不斷完善過程中的基本製度。另一方麵還指,當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出現因其體製僵硬或因運行偏誤而影響基本製度規定內容有效實現時,基本製度就要求對其中的某些方麵和環節而予以改革和矯正,使之始終對基本製度保持高質量的適應性和有效性。這就是說,基本製度從根本上規定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的質量和發展方向;而具體製度(體製)的健康運行,又能使基本製度充滿生機活力,促進基本製度功能充分發揮,在實踐中顯示出基本製度具有的先進性和優越性。而政黨基本製度與具體製度(體製)·運行機製這種具有內在要求的適應性和有效性的關係機製,要求政黨具體製度(體製)必須具備兩種“素質”,即具有兩種本領:對上能夠和政黨政治的基本性質規定有機結合並為其服務;對下能夠和現實政治——國家、社會生活有機結合並為其服務。在這種“一身二任”的角色定位中,“服務”是目的,“結合”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