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參考資料(1 / 3)

大陸資料:

[1]徐博東:《透析台灣民進黨》,台海出版社2003年版。

[2]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第十一屆台灣民情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

[3]劉紅:《民進黨執政狀況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毛壽龍:《社會政治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5]周淑真:《政黨和政黨製度比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台灣研究年度報告》,九州出版社2002年、2003年、2004年版。

[7]《文彙年刊》,上海,1939年。

[8]《中國國家主義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對時局宣言》,1927年7月。

[9]朱顯龍、彭付芝:《台灣政黨縱橫》,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唐曼珍、王宇:《台灣事典》,南開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11]張星久:《台灣政治風雲》,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12]沈駿:《當代台灣》,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時事出版社編輯部編:《蔣經國在台灣》,時事出版社1988年版。

[14]鞠海濤:《民進黨社會基礎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15]黃嘉樹:《台灣能“獨立”嗎——透視“台獨”》,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版。

[16]彭清源:《再論“台獨”》,團結出版社1996年出版。

[17]陳孔立:《台灣曆史綱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

[18]高民政:《台灣政治概覽》,華文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

[19]張鳳山:《“台獨”的曆史演變》,九州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20]彭維學:《“台獨”的社會基礎》,九州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21]孫雲:《“台獨”理論與思潮》,九州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22]張莉:《台灣“公民投票”考論》,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港台資料:

[23]王良卿:《動蕩中的改革:中國國民黨從“革新”走向“改造”,1945-1950》,政治大學曆史學係博士論文2003年。

[24]徐振國:《國民黨改造期間若幹基本製度和政策理念的探討》,民主基金會主編:《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主基金會,2003年。

[25]徐瑞希:《遷台後“立法院”內國民黨派係之研究(第五期~第八十三期)》,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26]郝玉梅:《中國國民黨提名製度之研究》,政戰學校政研所碩士論文,1979年。

[27]黃立本:《“中華民國”六十一以後革新政風之研究》,台北大學政治係博士論文,2003年。

[28]許福明:《行憲後我國政黨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29]任育德:《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政治大學史學叢書4,政治大學曆史學係1999年版。

[30]呂芳上:《中國國民黨曆史上的幾次重大演變》,《近代中國》第102號,1994年。

[31]呂芳上:《痛定思痛:戰後中國國民黨改造的醞釀(1947-1950)》,《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油印版,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1999年版。

[32]李守孔,《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曆史意義與價值:旋乾轉坤,開創契機》,《近代中國》1984。

[33]李雲漢:《中國國民黨遷台前後的改造與創新》,《近代中國》第87號,1992年版。

[34]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v.1-5),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94年版。

[35]李雲漢:《中國國民黨遷台後黨政關係製度的演變》,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四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版。

[36]胡有瑞、林章鬆、劉本炎:《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曆史意義與時代使命》口述曆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第43號,1998年版。

[37]許福明:《“民國”三十九年中國國民黨的改造》,載於《中山學術論叢》(4),1984年,第281-2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