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翔發出指令:將尚未倒塌的超市和小賣部各類副食品、純淨水和糧油等生活物資緊急搶救出來,集中在一起。很快,突擊組的職工們,冒著生命危險,從搖搖欲墜的超市裏,搶救出了麵包、方便麵和大米等大量食品。一些居民,從自己的家中搶救出了臘肉、菜、油等食品也都“充公”了。傍晚,張文翔安排專人挖好了地灶,組織人員搜尋到了清潔的水源,並從附近村民家中運來了柴火,用三口架好的大鍋熬粥,讓災民喝到了災後第一碗熱騰騰的稀飯。隨後的三天,三口大鍋晝夜不停地熬粥,從山裏撤出來的災民、遊客可以在任何時間,喝上稀粥。
那是多麼可口的粥啊!此時的粥,也許是臥龍人能夠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
在驚恐中,夜幕就要降臨了。就這樣露天過夜嗎?必須迅速搭建臨時簡易帳篷,解決沙灣片區的旅遊者、農民工、附近老百姓、駐臥機構及全體職工共計1000餘人的臨時住宿問題。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裏,沙灣廣場和公路兩邊的開闊地帶,就生長出無數個奇形怪狀的簡易帳篷。
通往山外的路還通嗎?張文翔迅速派出人員朝映秀和小金方向査看情況。幾個小時後,派出的人回來報告:“臥龍通往外麵的公路全部斷絕了。”張文翔感到問題嚴重了。好在有個施工單位正在實施映(映秀)日(日隆)旅遊公路改建工程項目,那個施工單位馬上承擔了道路搶修任務,分多個作業點,分別在臥龍向耿達、臥龍向鄧生、鄧生向臥龍方向同時清理和搶修道路。
打通道路需要推土機和鏟車,而推土機和鏟車沒有燃油就是廢鐵一堆。臥龍僅有的一家加油站在地震中被滾落下的巨石掩埋了。突擊組冒著滾石隨時可能導致汽油庫爆炸的危險,搶修了被岩石掩埋的臥龍加油站,使其在13日就恢複正常供應柴油,保障了道路搶險機械設備的用油。5月15日,也就是大地震發生後第三天,臥龍至小金的道路終於打通了。
我撤離臥龍時,走的就是這條路,那是一條滾石飛落、碎石飛濺、險象環生的路啊!但卻是一條臥龍通往外麵世界的生命線。
——大地震後,臥龍所需的所有救災物資,都是通過這條道路運進去的。
餘震在繼續,搶險也在繼續。
通過緊急搶險,於震災發生的當晚恢複了沙灣電站一台發電機組,在天黑之前解決了沙灣災民安置點的照明問題。5月13日,緊急搶救出一台電視機和衛星電視接收機,讓臥龍人從正麵渠道迅速了解了全國抗震救災情況,避免了小道消息誘發恐慌、焦慮等不穩定因素的發生。公安幹瞀、森林武替官兵在參與抗震救災工作同時,投入警力在臥龍鎮政府、沙灣及研究中心設立警戒線,開展巡查……
“自大地震發生以來,臥龍沒有發生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臥龍公安局局長何明武告訴我。
地震大劫難中,臥龍雖然傷痕累累,一片狼藉,但仍然不失尊嚴。
臥龍的一切竟是那麼井然有序。
國家林業周緊急行動
地震發生時,賈治邦局長正在大興安嶺林區檢査防火。受極端氣候影響,北中國這片寶貴的林海已經連續三個季度沒有降水了,極端幹燥,地麵腐殖質加上春季有些凜冽的勁風,把整個林區幾乎變成了幹柴堆。“大興安嶺的泥巴見個火星都會著。”此次北上深入林區,賈治邦局長下了決心,放了狠話,一個意思,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確保安全度過火險高發期。他深人林場、專業撲火隊、武瞀森林部隊親自動員部署,以示滋事重大。他得知地震災情後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各司局、各單位高度重視,立即行動起來,把抗震救災當做當前的首要任務,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受災大熊貓等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得到及時妥善救護,確保將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賈治邦在批示中強調,當前,緊急工作是搶救生命,保障生活。
國家林業局在第一時間兩次召開專題會議,迅速研究抗農救災工作,確定采取了9條緊急措施進行抗震救災。那9條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是“立即”——共有5個“立即”。
——立即成立國家林業局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賈治邦局長任組長,祝列克副局長、印紅副局長任副組長,加強組織領導。
——立即派出以印紅副局長為組長的國家林業局抗震救災工
作組,趕赴災區一線,指導林業救災及其大熊貓救助工作,采取特別措施,對臥龍實施重點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