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大地震,臥龍人和熊貓二(1)(1 / 3)

大地震發生時,臥龍特區黨委書記黃建華正躺在北京一家醫院的病床上。一段時間以來,他的腹部總是隱隱作痛,經檢查,他患有嚴重的腎結石。他已經拖了好長時間了,醫生告訴他,必須馬上接受治療,不然結石會越來越大。在同事們“逼迫”之下,他是於地展前一周住進醫院的。然而,結石尚未“打”出來,大地震卻發生了。

當他從電視上看到,震中就在汶川映秀時,忽地一下從床上坐起來。他知道,臥龍離映秀隻有不到20公裏的距離啊!臥龍如何?人和熊貓怎樣?他趕緊往臥龍打電話,不通;再往保護區的生活基地都江堰打電話,不通。此時,他的腦子一片空白。

“不行,我必須馬上趕回臥龍。”他拔掉輸液的針頭,一邊換衣服,一邊給機場打電話:“給我訂一張去成都的機票。”……抵達成都後,他才知道,大地震造成的損失有多麼嚴重,通往臥龍的幾條道路全部斷絕。他焦急萬分,結石的部位更加疼痛了,大顆大顆的汗珠從額頭不停地滾落下來,他強忍著,用手捂著腹部,生怕別人看出來。他多次驅車趕往鳳凰山機場,試圖搭乘軍用直升機,終究未果。

直到5月14日上午,臥龍的衛星電話修好,特區副主任陳林強,分別向他、張和民及省林業廳報告了裏麵的情況後,他才穩下神來。他在電話中說,要抓緊救人,包括所有幹部職工和村民,要立即行動起來。他說,對重傷員趕緊救治,采取可能措施把老弱病殘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要組織專家和幹部職工把圈舍毀掉中的熊猶轉移出來,做好對受傷熊貓的救治,要特別保證8隻奧運熊貓和“團團”“圓圓”安全。他說:“我馬上想辦法趕回來。”他把臥龍的情況當即向國家林業局報告,並請求關注臥龍。

印紅副局長向黃建華下達了明確指令:“你的任務是,在都江堰組織職工和災民安置工作,並組織調運救災物資。”

黃建華說:“不行啊!印副局長,我得回臥龍啊!我是黨委書記,我得和幹部職工在一起啊。”

印紅:“我認為,在外麵安置職工和組織調運救災物資比你回去更重要,不然,轉移出來的人怎麼辦?裏邊的人吃什麼?喝什麼?住什麼?”

黃建華:“不行!我必須回臥龍。”

印紅:“這是局裏的決定,你必須服從!”

黃建華:“……”

印紅副局長轉身不再理他。無奈,他隻好服從局裏的決定。臥龍特區黨委的其他同事也給他打來電話說:“黃書記,這裏有我們,你在區外更能發揮作用。你身體有病,要多多保重啊!”黃建華跟我說起當時的情景,聲音哽咽了。到5月18日他帶領特區副主任鮮繼澤、劉聖禮等組織區外幹部職工妥舂安置了兩批300餘名受災職工家屬,籌集了50餘噸大米、7000公斤蔬菜、1000餘頂帳篷,還有棉被、衣服、藥品、食品等大批救災物資,總共裝了滿滿7卡車。

四川省林業廳廳長王平理解黃建華的心情。他悄悄說:“你可以帶領車隊回一趟臥龍。”黃建華緊緊握著王平廳長的手,有些激動地說:“太感謝你了!不過,你可千萬別向國家林業局告我的狀啊!”

王平眨眨眼睛說:“我什麼都不知道哩。”

黃建華帶領著滿載救災物資的車隊,在陣陣餘震中爬雪山躲落石,艱難行進了兩天半的時間,終於到達了震後孤島臥龍。當他捂著腹部,咬牙忍著疼痛,跳下卡車的時候,在場等候的臥龍人歡呼起來。

要知道,在這之前,臥龍人每天隻能喝上一頓粥。

“讓我生出一雙翅膀吧”

就在黃建華尋求各種辦法回臥龍不能的同時,臥龍大熊貓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地震發生時,他正在成都開會),正冒著滾石飛落的危險,驅車急速行駛在回臥龍的路上。心急如焚的他,真希望自己能夠生出一雙翅膀,飛回臥龍。

車經都江堪時,看到那些慘烈的場麵,令他萬分驚恐。汽車開出都江堰市還不到10公裏,便在紫坪鋪水電站附近的繞壩公路上,遇到了極為嚴重的滑坡。那些如從天降的巨大滾石,飛彈般的碎石,砸壞了路麵,砸壞了路基,有的地段被整座坍塌的山體完全覆蓋,汽車根本不可能通過了。

張和民毅然決定:棄車步行,走回臥龍。粗粗算了一下,那裏離臥龍還有近90公裏的行程,即使沒有地震,走路也要花十幾個小時,何況餘震不斷,山體滑坡,大大小小的石頭不斷從山上滾落,隨時有喪生的危險。但一想到臥龍人和大熊貓的安危,幹脆心一橫,聽天由命了——攀巨石,抄小路,他幾乎是跑著朝臥龍的方向奔去。

7個多小時以後,張和民“跑”到了此次大地展的震中,也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小鎮——映秀鎮。他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映秀幾乎被夷為平地,街道周圍的建築都已經七扭八歪的,高大的電廠隻剩了一個架子,小學校隻剩下一根淒涼的旗杆和一小塊立著的預製板,整棟6層樓房完全、徹底的塌陷了。沿途哭聲震天。在大自然麵前,人顯得那麼渺小,他忽然間感覺到自己是這樣的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