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學爬的8個月——爬出健康的寶寶1(2 / 3)

先練用手和膝蓋爬行

當寶寶趴著時小肚子離床麵很近。

爸爸媽媽可將寶寶的小肚子托起,把兩條小腿交替在腹部下一推一出,每天練習數次。

當寶寶兩條小腿具備了一定的交替運動能力後,在前麵放一個吸引他的玩具。為了拿到玩具,寶寶很可能會使出全身的勁向前匍匐地爬。開始時可能並不一定前進,反而後退了。這時,父母要及時地用雙手頂住寶寶的雙腿,使寶寶得到一點支持力而往前爬行,這樣慢慢寶寶就學會了用手和膝蓋往前爬。

再練用手和腳爬行

等寶寶學會了用手和膝蓋爬行後,可以讓寶寶趴在床上,用雙手抱住腰,把小屁股抬高,使得兩個小膝蓋離開床麵,小腿蹬直,兩條小胳膊支撐著,輕輕用力把寶寶的身體向前後晃動幾十秒,然後放下來。每天練習3~4次為宜,會大大提高小胳膊小腿的支撐力。

當支撐力增強後,媽媽雙手抱腰時稍用些力,促使寶寶往前爬。一段時間後,可據情況試著鬆開手,用玩具逗引寶寶往前爬,並同時用“快爬!快爬!”的語言鼓勵寶貝,逐漸寶貝就完全會爬了。

練習獨立爬行

“爬行小路”:媽媽將不同質地的東西散放在地板上,讓寶寶爬過去。

如把一小塊地毯、泡沫地墊、麻質的布墊、毛巾等東西排列起來,形成一條有趣的小路。這樣,就誘導寶寶沿著“小路”去爬,體會不同質地的物質。但是這些東西用過後媽媽要將其放起來收好,過些天可以將它們以不同的順序排列成另一條小路,讓寶寶繼續學爬。

“自由爬”:媽媽要先整理一塊寬敞幹淨的場地,拿開一切危險物和髒物,四處放一些玩具,任寶寶在地上抓玩。但要注意的是:必須在父母的視線內活動,以免發生意外。

“定向爬”:寶寶趴著,媽媽把球等玩具放在寶寶麵前適當的地方,吸引他爬過去取。待寶寶快拿到時,再放遠一點。

“轉向爬”:媽媽先把有趣的玩具給寶寶玩一會兒,然後當麵把玩具藏在他的身後,引誘寶寶轉向爬。

寶寶學爬應注意事項

寶寶會爬了,看到自己的寶寶一天天長大,又學會了新的本領,會激起父母喜悅的心情,但是,此時更應該注意寶寶爬行的安全和衛生問題。

寶寶能力特點

寶寶爬行運動依賴於骨骼肌肉的發育。動作發育的規律之一是由正向反的發展,如先學會抬頭,再學會低頭,先學會向後爬,再學會向前爬;動作發育的規律之二是由不協調到協調,如當寶寶要去抓一個東西時,一開始他又瞪眼,又使勁,費大力氣才抓住,抓住後又不會放開手指,以後便會很自如地完成這些動作。而這麼大的寶寶往往是見了什麼東西都要抓一把,父母不要疏忽,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寶寶學爬的場地要安全8個月的寶寶,爬行的本領與日俱增,所以從床上墜落的可

能也越來越大。不慎墜地後,輕者受傷、骨折,嚴重者顱骨損傷,顱內出血會危及生命,因此,必須注意這個階段寶寶的安全。

這時的寶寶什麼都還不懂,不知道什麼是危險,因此在寶寶常待的地方一定要確保安全。

為了寶寶安全的爬行,父母應當把屋子地麵打掃幹淨,鋪上幹淨的地毯、棉墊或塑料地板塊,創造一個有足夠麵積的爬行運動場,這是防止寶寶墜落地上的好方法。這麼大的寶寶往往會不分好歹地把碰到的東西往嘴裏塞,萬一把紐扣、硬幣、別針、耳釘,小豆豆等吞下去,就會有危險,因此,屋子裏各個角落都要打掃幹淨,注意衛生清潔,任何可能發生意外的東西都要收拾起來。

寶寶的小床,應圍上堅固的欄杆,欄杆高度要超過70厘米,床的外麵不要擺放家具,床內不能放大玩具,特別是大熊貓玩具、大狗熊玩具,以免寶寶爬上玩具,翻過床欄,墜落地麵。

從寶寶玩耍的安全出發,要重新整理居室。居住麵積較小的居室,可以用家具圍一塊運動場,父母可以用牆角、床邊、沙發、椅子圍出一塊活動場地,地麵鋪上塑料地板塊、氈子或席子,任寶寶翻滾,爬來爬去,而不至跌傷;居住麵積較大的居室,可以用最小的房間做寶寶運動場,要把房間內易倒的家具移出屋子。

此外還要注意,寶寶玩耍的地方不要放熱水瓶、茶具、花盆等,電源插座等放在寶寶摸不到的地方或用絕緣的材料將它們包好,還有剪刀、小彈珠、筷子、銅等物品都收拾起來,地板等地麵及牆角清理幹淨,讓確保寶寶能自由自在地在房間內翻、滾、爬。

確保寶寶的身體安全

有的寶寶爬行時,往往出現用一腿爬行帶動另一腿的方式,而且兩隻腳的靈活度也不一樣,這時父母往往會擔心寶寶兩腿發育不一。

其實,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不需過度擔憂。但是,這種狀況維持太久沒有改變時,就要懷疑寶寶可能患了肌肉神經或腦性麻痹等異常狀況,要及時帶寶寶卻醫院就診。

此外,父母還應注意,爬行最容易發生是頭部的外傷,當寶寶撞到頭時,不管當時有無出現不舒服的情形,媽媽都要仔細觀察寶寶。在爬行後,如果寶寶的睡眠時間太長,中間要叫醒他,看看是否有異狀;如果寶寶在訓練爬行的3天內出現嚴重的頭痛、嘔吐、昏睡、抽搐等症狀就要立即送醫院醫治。

寶寶動作智能大訓練

寶寶在8個月大時,不僅學會了爬行,在一些其他動作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大運動方麵:寶寶能俯臥,前麵用玩具逗引,會以手腹為支點向前爬行;在仰臥時,能坐起來、並躺下,能自己從仰臥變俯臥,再變成坐位,並會自己躺下。如果讓寶寶靠欄邊站立,能手扶欄杆站立5秒鍾以上。

精細動作方麵:寶寶坐在桌旁,將大米花等物放在桌上,並能用拇指和食指或食指以外的其他手指捏起米花。如果給寶寶一手握一塊積木,再遞第三塊,寶寶有要取第三塊的意思但不一定取到。因此,對於寶寶的動作能力還應抓緊培養與訓練。

寶寶手部靈活動作訓練

8個月的寶寶的雙手變得靈活了。

由於手和眼協調能力的不斷完善,加上手部運動能力的加強,寶寶在8個月時就能隨心所欲地抓起擺在他麵前的小東西。抓東西時,也不再是簡單地抓起來握在手裏,而且會擺弄抓在手裏的東西,還會把東西從一隻手傳遞到另一隻手,出現了雙手配合的動作。

寶寶能力特點

隨著手動作的進一步發展,寶寶玩時不再隻玩一樣東西,可以同時玩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物體。並且,這時還喜歡用一樣東西去碰擊另一樣東西,例如,一手拿起一塊積木對敲,拿起搖鈴敲桌子,也不管自己的手是否會敲痛,便使勁地敲起來,似乎陶醉在敲擊東西發出的聲音中。

此外,寶寶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把東西拿起來又扔掉,父母拾起後,他又扔掉,不厭其煩,其樂無窮。

寶寶能力培養方案

寶寶在擺弄物體的動作過程中,能夠初步認識到一些物體之間最最簡單的聯係,比如敲擊東西會發出聲音,所以他才會不厭其煩地反複去敲,這是寶寶最初的一些“思維”活動,同時也是寶寶心理發展的一大進步。對此,父母應該提供機會讓寶寶做一些探索性的活動,而不應該去阻止他或限製他。關於寶寶手部的動作訓練主要有以下方法:訓練拇、食指對捏能力

訓練寶寶的拇、食指對捏能力,首先是練習捏取小的物品,如小糖豆、大米花等。在開始訓練時,可以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後逐漸發展至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每日可訓練數次。

爸爸媽媽還可以鼓勵寶寶用食指深入洞內鉤取小物品。如紙盒裏裝些東西,鼓勵寶寶用食指伸進去將裏麵的東西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