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平日豁達開朗,積極樂觀,心寬故體健。“放翁胸次誰能測,萬裏秋毫未足寬。”(《小市》,《詩稿》卷二十四)“長生豈有巧?要令方寸虛。”(《春晚南堂晨起》,《詩稿》卷七十)拿得起,放得下,放鬆休閑。遇事冷靜理智,“忍”字為先,冷處理,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太在意他人說長道短,不要把煩惱老掛在心上。“忍字常須作座銘。”(《幽居遣懷》,《詩稿》卷六十九)“紛紛謗譽何勞問?”(《感舊》,《詩稿》卷七十八)“掃盡世間閑忿欲。”(《病中遣懷》,《詩稿》卷八十四)詩人常與好友清談,閑聊,“熟睡一炊頃,清談數刻間。未言能近道,要得暫身閑。”(《季夏雜興》四首其三,《詩稿》卷六十七)放鬆心情。
作為至情至性之人,陸遊日常生活中任性隨意,歌哭自如,不強迫壓抑自己,憂愁、悲傷、憤怒、鬱悶等不良情結及時宣泄疏導,自我修複,始終得持心理平衡。“浩歌驚世俗,狂語任天真。”(《醉書》,《詩稿》卷十一)他詩中常寫到喜、笑、歡、樂、快、放、達、閑、適、趣、味、歌、舞、太平等,陸遊善於“尋歡作樂”,從庸常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詩意,尋找樂趣,將生活詩意化,彈奏一曲曲人生的“歡樂調”。陸遊經常保持快樂心情,笑對生活。“俗事不教來眼境,閑愁那許上眉端。”(《初寒在告有感》,《詩稿》卷十九)“詩酒放懷窮亦樂。”(《東齋偶書》,《詩稿》卷十八)“飲水讀書貧亦樂。”(《白發》,《詩稿》卷四十一)“不如意事何窮已,且放團欒一笑休。”(《與兒輩小集》,《詩稿》卷五十五)一切煩惱不如意事,一笑置之。
陸遊性喜詼諧幽默,“遊戲”人生,將平凡生活遊戲化、趣味化,詩中多“戲筆”、“戲題”、“戲書”,保持豁達、開朗、樂觀、瀟灑。俗事不縈係於心,拋卻煩惱。“老來百事不入眼,惟愛青山如舊時。”(《衡門》,《詩稿》卷四十六)“眼明身健殘年足,飯軟茶甘萬事忘。”(《新辟小園》六首其二,《詩稿》卷二十九)老年人養生,應忘老,返老還童,保持童心,人老心不老,永遠年輕,陸遊深諳此理。“八十可憐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初歸雜詠》,《詩稿》卷五十三)“老翁垂七十,其實似童兒。山果啼呼覓,鄉儺喜相隨。群嬉累瓦塔,獨立照盆地。更挾殘書讀,渾如上學時。”(《書適》,《詩稿》卷二十五)“老翁七十如童兒,置書不觀事遊嬉。”(《秋晴每至園中輒抵暮戲示兒子》,《詩稿》卷三十)“藝果極知非老事,接花聊複效兒嬉。”(《山園》,《詩稿》卷二十八)“老翁終日飽還嬉,常拾兒童竹馬騎。”(《老歎》,《詩稿》卷六十八)“紙鳶竹馬伴兒嬉。”(《村居書事》,《詩稿》卷六十四)老人容易孤獨,陸遊卻如兒童一樣活潑好動,富有好奇心,熱愛生活。陸遊詩中常寫到“還嬰”,晚年將自己居處稱作“道室”,命名“還嬰室”,“還嬰”即返老還童。《上清黃庭內景經·白穀章》雲“那從反老得還嬰。”道家養生追求“還嬰”境界。陸遊《道室述懷》雲:“養心功用在還嬰,肯使秋毫有妄情?”(《詩稿》卷五十七)強調“養心”,去除雜念。
陸遊晚年仍天真任性,自稱“癡頑”二字是安樂法,“古言忍字似而非,獨有癡頑二字奇。此是龜堂安樂法,大書銘座更何疑。”(《雜感》四首其一,《詩稿》卷五十五)五陸遊注重養生禁忌,常持警戒之心,克製欲望。戒色,戒貪,戒欲。他認為獨身獨眠益於健康,“焚香黃閣退朝歸,道語時時正要提。九十老翁緣底健,一生強半是單棲。”(《次韻李季章參政哭其夫人》,《詩稿》卷七十三)《太平廣記·彭祖傳》雲:“服藥百裹,不如獨臥。”顧況《琴客》詩雲:“服藥不如獨自眠,從他別嫁一少年。”去貪欲,“病知貪酒害,老悔愛花狂。”(《曳杖》,《詩稿》卷六十六),反悔往昔的“貪”。
陸遊精通醫術,他對治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即事》雲:“皋夔無近用,芝術少奇功。上壽當徐致,沉屙忌力攻。”(《詩稿》卷八十三)對長期治不好的病,不能用猛藥,因猛藥大傷元氣。《疾小愈縱筆作短章》雲:“治疾如治盜,要使複其常。藉日用戈矛,全之寧欲傷。彼盜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忿,直欲事毆攘。毆攘雖快心,少忍理則長。華佗古神醫,煎浣到肺腸。取效雖卓犖,去死真毫芒。君審欲除盜,惟當法龔黃。撫摩倘有道,四境皆耕桑。我亦以治疾,不減玉函方。”(《詩稿》卷八十四)陸遊特別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養,對自己的身體愛護有加,“愛身過拱璧,奉以無缺虧。孽不患天作,戚惟憂自詒。”(《養生》,《詩稿》卷五十四)認為疾患在於自誤,勿怨天尤人,應時刻關切身體的舒適與否,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飲食起居,因為“一念少放逸,禍敗生逡巡。”(《養生》,《詩稿》卷六十二)“禍福在呼吸,恐懼兼寢飯。人所忽不省,我思嚐熟爛。”(《病戒》),《詩稿》卷七十七)強調觀念上重視,注重細節,從細微處做起。“吾身本無患,衛養在得宜。一毫不加謹,百疾所由滋。”(《銘座》,《詩稿》卷三十九)陸遊認為疾病預防重過治療,應未雨綢繆,防病於未發或初發時。“疾患初萌芽,未有旦夕危。每能自省察,百鬼安能窺?一怠生百疾,速死乃自詒。”(《病中有述二首各五韻》,《詩稿》卷七十五)認為人的疾病是平時疏忽所致,如能細心自護,自然百病不生。“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強健輕年光。”(《讀老子》,《詩稿》卷四十四)人生短暫,身體強健更是短暫的,不要以為年輕體健就可以為所欲為,毫無顧忌,也要注重保健。“憂身如憂國,畏病如畏亂。此身雖幸健,敢作無事看?”(《病戒》,《詩稿》卷七十七)強調從觀念上重視保健,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