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閑適詩(1)(2 / 3)

白石床平偶小留,青芒屨穩複閑遊。微丹點破一林綠,淡墨寫成千嶂秋。竹院頻分齋缽飯,苔磯時把釣魚鉤。要知此老神通否,二十年來不識愁。(《閑遊》,《詩稿》卷六十四)披衣按摩罷,據榻欠伸餘。香暖翻心字,茶凝出草書。客稀門每閉,意悶發重梳。賴有盆山樹,幽情得少攄。(《述閑》,《詩稿》卷六十七)絕跡市朝外,結廬雲水間。心平詩淡泊,身退夢安閑。有酒旋尋伴,無門那說關?桐江故不遠,日暮趁潮還。(《閑趣》,《詩稿》卷六十七)又如“清嘯送落日,與世永相忘。”(《竹窗晝眠》,《詩稿》卷三十二)“放懷忘世事,徐步出亭皋。野處惟知遁,心期不複豪。”(《雨欲作步至浦口》,《詩稿》卷六十八)“世事已拋高枕外,春風常在短筇前。”(《新辟小園》,《詩稿》卷十八)“若論身逸心無事,台省諸公恐不如。”(《起晚戲作》,《詩稿》卷四十一)詩人退居故裏,脫離京洛風塵,身閑心更閑,盡享清閑之樂。

詩人有許多詠茶詩,表現清雅閑逸的生活情趣。又多“戲筆”詩,幽默風趣,放鬆心情。(參本章《養生詩》一節)陸遊有齋名“漁隱”,自號“漁隱”、“漁隱子”、“笠澤漁隱”,有濃厚的漁隱情結,希望像漁翁一樣生活於山青水秀的優美環境中,遠離塵囂,自由自在,蕭散閑逸。詩中多寫漁翁形象和漁隱生活,又多寫鷗、鷺、鶴,希望如閑雲野鶴,閑逸“忘機”。

陸遊信奉道教,學習道家修煉身心,身閑心太平。《心太平庵》雲:“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耳。胸中故湛然,忿欲定誰使。”(《詩稿》卷九)又雲:“少年妄起功名念,豈信身閑心太平”。(《獨學》,《詩稿》卷一)語出《黃庭經》:“觀誌流神寄奇靈,閑暇無事修太平。”又《外景經》:“觀誌遊神三奇靈,行閑無事心太平”。

陸遊晚年淡泊世事,超然物外,追求佛家枯淡空寂的生活境界。“鈍似窗間十月蠅,淡如世外一孤僧。”(《自詠》,《詩稿》卷十八)“身似龐翁不出家,一窗自了淡生涯。”(《秋思》,《詩稿》卷十一)“門巷冷如冰,生涯淡似僧。”(《雨夜四鼓起坐至明》,《詩稿》卷二十)“告歸臥孤村,枯淡有餘味。”(《讀王摩詰詩愛其散發晚未簪道書行尚把之句因用為韻賦古風十首亦皆物外事也》其四,《詩稿》卷六十三)“野水楓林久寄家,慣將枯淡作生涯。”(《初夏閑居》,《詩稿》卷六十六)“藥爐茶灶淡生涯,聽雨猶能惜物華。”(《春雨》,《詩稿》卷四十五)“香浮鼻孔煎茶熟,喜動眉間煉句成。莫笑衰翁淡生活,他年猶得配玄英。”(《登北榭》,《放翁詩選》前集卷八)陸遊閑適詩多寫景詠物,不少詩“詩中有畫”,營造出清、靜、幽、閑之境。如:

初見梁間牖戶新,銜泥已複哺雛頻。隻愁去遠歸來晚,不怕飛低打著人。(《燕》,《詩稿》卷四十三)桑竹成陰不見門,牛羊分路各歸村。前山雨過雲無跡,別浦潮回岸有痕。(《秋思》十首其七,《詩稿》卷七十二)溪漲清風拂麵,月落繁星滿天。數隻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夏日六言》四首其三,《詩稿》卷八十三)讀其詩,真如在畫中遊。參見本章第五節《詩藝瑣論》中“詩中有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