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閑適詩(2)(1 / 3)

指出“豪邁”與“閑淡”兩種不同的風格,不加褒貶,說明詩人兩種風格都欣賞。又《題廬陵蕭彥毓秀才詩卷後》雲:“詩句雄豪易取舍,爾來閑淡獨蕭卿。蘇州死後風流絕,幾許工夫學得成。”(《詩稿》卷四十九)蕭彥毓詩學韋應物閑淡之風,陸遊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寫好此種風格比“雄豪”風格更難。說明陸遊更推崇閑淡風格。又《秋懷》四首其四雲:“詩如水淡功差進,身似雲孤累轉輕。落葉擁籬門巷晚,一枝藤杖且閑行。”(《詩稿》卷六十二)自道閑適意趣、平淡詩風。又《幽興》雲:

老向浮生意漸闌,飄然俟死水雲間。龜支床穩新寒夜,鶴附書歸舊隱山。無意詩方近平淡,絕交夢亦覺清閑。一端更出淵明上,寂寂柴門本不關。(《詩稿》卷六十四)詩人追求無意得之的平淡詩風。《追憶曾文清公呈趙教授趙近嚐示詩》雲:“律令合時方帖妥,工夫深處卻平夷。”(《詩稿》卷二)“平夷”本義指地勢平坦,此處指平淡。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卷一認為詩“以平夷恬淡為上,怪險蹶趨為下”。何文煥輯《曆代詩話》(上)第4S5頁,中華書局1981年版。陸遊《秋夜》雲:“身閑詩簡淡,道勝夢輕安。”(《詩稿》卷二十七)《幽興》雲:“身閑詩簡淡,心靜夢和平。”(《詩稿》卷六十九)又《閑趣》雲:“心平詩淡泊,身退夢安閑。”(《詩稿》卷六十七)修煉達到一種境界,心地淡泊的人才能寫出平淡的詩。“小詩閑淡如秋水,病後殊勝未病時。”(《嘉定己巳立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詩稿》卷八十四)陸遊閑適詩有其思想文化淵源。最遠可追溯到《莊子》,閑適、平淡、自然的詩風,明顯接受莊子美學思想的影響。《莊子·天道》雲:“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王先謙《莊子集解》卷四,上海書店1987年影印本。又《刻意》雲:“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王先謙《莊子集解》卷四,上海書店1987年影印本。陸遊熟讀《莊子》,詩中常詠及,如“門無客至惟風月,案有書存但老莊。”(《閑中》,《詩稿》卷三十)“手自掃除鬆菊徑,身常枕藉老莊書。”(《自笑》,《詩稿》卷七十六)“素壁圖嵩華,明窗讀老莊。與人元淡淡,不是故相忘。”(《築舍》,《詩稿》卷五十四)“有時閑暇時,頗複誦老莊。”(《山澤》,《詩稿》卷五十五)“退居消日月,大半付莊周。”(《書室獨夜》,《詩稿》卷四十五)陸遊閑適詩深受陶淵明影響。他十三四歲時即喜讀陶詩,欣然會心,以致忘記吃飯。《自勉》雲:“學詩當學陶,學書當學顏。”(《詩稿》卷七十)《讀陶詩》雲:“我詩慕淵明,恨不造其微。退歸亦已晚,飲酒或庶幾。雨餘鋤爪壟,月下坐釣磯。千載無斯人,吾將誰與歸。”(《詩稿》卷二十七)《春晚》雲:“平生慕陶謝,著語終不近。”(《詩稿》卷二十一)《杭湖夜歸》雲:“莫謂陶詩恨枯槁,細看字字可銘膺。”(《詩稿》卷二十一)陸遊常將莊子與陶淵明並舉。《登東山》雲:“漆園傲吏《養生主》,栗裏高人《歸去來》。俱作放翁新受用,不妨平地脫塵埃。”(《詩稿》卷三十三)。《書適》雲:“細讀《養生主》,長歌《歸去來》。”(《詩稿》卷七十四)說明陸遊從思想意識深處接受莊、陶影響。

陸遊十七八歲曾熟讀王維詩,以後置之不讀六十年,直到晚年又開始喜歡王維詩。慶元四年(1198)秋所作《小舟過吉澤效王右丞》雲:

澤園霜露晚,孤村煙火微。本去官道遠,自然人跡稀。木落山盡出,鍾鳴僧獨歸。漁家閑似我,未夕閉柴扉。(《詩稿》三十七)詩寫靜寂枯淡之景,頗似王維山水詩,富有禪趣。陸遊閑適詩亦接受白居易閑適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