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人明西亞基

1826年4月5日於君士坦丁堡

附實例:

美英法俄給伊拉克的最後通牒

聯合國1993年1月6日電,記者報道,美、英、法、俄四國於1993年1月6日向伊拉克發出最後通牒,限令伊拉克在48小時內從伊南部“禁飛區”周圍撤走其地對空導彈,否則將遭到盟國的軍事報複。

美國等國的最後通牒是通過它們駐聯合國代表向伊拉克的常駐代表遞交的。這一最後通牒說,如果伊拉克不在48小時內從北緯32度以南地區撤走其導彈,它將遭到西方的軍事攻擊。最後通牒的時間從6日下午5時30分到8日下午5時30分。通牒還再次要求伊拉克戰機停止在南部飛行。但這一最後通牒受到伊拉克政府斷然拒絕。於是,1月14日,美國出動上百架飛機轟炸了伊拉克南部“禁飛區”導彈設施。英、法空軍也參加了這一行動。這是截至1993年1月6日國際上最新使用的由幾大國聯發的一個最後通牒。

(四)集體照會和同文照會

集體照會和同文照會(Note Collective and Note

Identical),是幾個國家的外交代表就某一件事奉命表示共同意見送交另一國政府的照會。集體照會表示幾個國家的外交代表聯合簽發的照會;同文照會可以是幾個國家的外交代表分別簽發的,但必須是語言相同或接近表明同一件事實的照會。這兩種照會,都具有一定的莊嚴性質,同時還表明簽署該照會的各代表國家的密切關係。由於外交實踐活動多屬於對等的雙邊外交,就是在近代聯合國誕生以後,幾個國家或更多的國家就某件事表示共同意願增多的情況下,這種多邊集體行動,表示共同意見的外交活動使用這種照會形式的也比較少。我國建國40多年來,在外交活動中還不曾用過這種照會。但是,這種照會在國際外交史上也確實有過,特別是在西方國家的外交實踐中時有所見,根據國際聯合行動的不斷增多,這種照會形式還可能有發展的趨勢。

集體照會和同文照會一般用第一人稱寫成,特別是集體照會,是幾個國家外交代表的聯合行動。由於用者甚少,隻是作為一種知識介紹,所以把它放在普通照會的最後一類。(實例略)

六、外交函電

(一)性質和特點

外交函電是以國家領導人和外交人員名義致外國領導人和外交人員(包括致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領導人)的文書。

通過外交信使或國際郵局傳遞的,稱為外交信函;用拍電報方式傳遞的,稱為外交電報;用電傳方式傳遞的,稱為外交電傳件;用傳真機傳遞的,稱為外交傳真件。習慣上統稱外交函電。外交電報、傳真、電傳,主要是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及外交機關、外交代表為了爭取時間並取得更好的效果,采用現代化傳遞手段發送的外交文書。

外交函電的特點主要是兩國領導人、高級外交官之間、或外交機關之間的一種通信形式的公文。其性質僅次於照會,但比照會使用得更加靈活和廣泛,非外交機關和人員也可結合實際參照使用,而且顯得更具有鄭重性。

(二)外交函件

外交函件(Diplomtic

Correspondence)是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領導人或外交人員與外國領導人、外交人員之間的書麵通信。以國家、政府及其領導人名義發出的外交函件由外交部傳遞和辦理。其特點是用第一人稱寫成,由發函人親筆簽署或起草,不蓋章,一般也不編號。根據內容和客套用語分為正式外交函件和外交便函兩種。隻有在特殊情況下,國務院、人大常委會可以向外國相應機構致函,隻蓋章,不簽名。照會的實質是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政府之間通過外交途徑使用的一種函件。照會和外交函件的共性都屬於外交工作的專用函件。其區別是:照會是國家之間官樣形式的公文,正規性和鄭重性較強。相對說,函件隨意性較強,一般沒有嚴格的客套用語,特別是國家元首及高級政府官員、高級外交官之間的通訊,多建立在老朋友之間的。沒有朋友關係的官員之間較少用函件。用第三人稱寫成的機關之間的函件,多屬聯係商辦具體事務。同樣函件應用範圍也比照會廣泛,鄭重性和莊重性相對次於照會。實際上,非外交機關可以參照外交函件的格式與外國的外交機關和非外交機關進行通訊。如駐外使領館的經參處、商務處可以直接用外交函件的形式與駐在國外交部或有關部門進行交往,一般視為非官方的,如用照會,則要蓋使館大印,通過使館辦公室送駐在國外交部,被視為官方政府的行為。

1.正式外交函件

正式外交函件的特點首先是內容重要,通常用於兩國領導人之間和高級外交官之間,如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負有特殊使命的國家和政府代表、外交部長、有關政府官員、外交使節之間的通信等。它經常用於處理和聯係重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等事務,如提出建議、發出邀請和通知應邀,表達問候、祝賀、轉達意見和文件,表明立場、觀點,以及對有關重要人物逝世的哀悼等。其二,在文體格式上,抬頭應寫職銜、全名、稱呼和尊稱,函尾致敬語可以收信人的身份、相互之間的關係,選用“順致最崇高的敬意”、“順致崇高敬意”、“順致最親切的問候”等;落款署名前,應有正式職銜。其三,用紙質高,美觀大方,一般應用帶國徽的,給外交部長和使節發函,還應為帶部銜、館銜用紙。

正式外交函件的基本格式是:

正式外交函件主要用於以下幾方麵:

(1)國家元首之間的通信

國家元首在國家對外關係上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機關)。國家元首可以是個人的,如美國和法國的總統、英國的國王(或女王),也可以是集體的,如瑞士的聯邦委員會、原蘇聯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國家元首在對外關係上的職權由本國憲法予以規定,一般有以下幾方麵:派遣和接受外交使節,批準和廢除條約,媾和,宣布戰爭狀態。有的國家元首,按照本國憲法的規定,也可以出席國際會議,同外國進行談判和簽署條約。國家元首在行使這些權利時,也常常需要用通信的方式進行。國書本身就是國家元首之間的一種通信。此外還有邀請和應邀訪問,協商問題,表示慰問和感謝,建議召開國際會議等。國家元首的通信,是行使國家主權的一種莊重的正式外交函件。我國國家元首是國家主席,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國家主席行使其在對外關係中的權利,通信也是行使權利的工具之一,除簽署國書外,其他外交活動中使用也較廣泛。

國家在宣布獨立、重要的國慶慶祝或重要的曆史性會議、元首訪問、國家主要領導人逝世吊唁等重大活動中,根據需要可邀請有關或與本國建交的國家派出代表團參加。邀請信常以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重要領導人聯名或單獨發出。

例1,聯發邀請代表團參加國慶典禮函

×××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同誌

×××人民議會主席團主席×××同誌

×××部長會議主席××同誌

親愛的同誌們:

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周年國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熱誠地邀請××××××派黨政代表團前來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周年國慶典禮。

(略)

我們懇切地渴望×××接受我們這一邀請,並且希望早日得到關於××黨政代表成員的通知。

謹致

共產主義的敬禮!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簽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簽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簽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簽署)

19××年×月×日於北京

例2,單發邀請元首來訪正式函件

×××(國家或首都名)

××國總統××閣下

閣下:

我榮幸地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以我個人的名義邀請閣下在方便的時候(閣下認為方便的時候)來我國進行友好訪問。近幾年來,我們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不斷發展。我相信閣下的訪問不僅將對促進我們兩國的友好關係作出新的貢獻,並且將有助於……

如果閣下接受這一邀請,我將感到十分榮幸。至於訪問的具體時間和日程,我將尊重閣下的意願來進行安排。我熱切地等候你的回音。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簽署)

19××年×月×日於××

例3,同意推遲訪問正式函件

××國主席×××同誌

尊敬的主席同誌:

我很高興地收到了你××年×月×日的來信,得悉你××××××,因而在明年×月難以來×訪問。我愉快地接受你把訪×時間向後推遲的建議,並衷心地歡迎你在你將來認為合適的時間率領××代表團來我國訪問。

謹致熱烈的同誌敬禮。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簽署)

19××年×月×日於××

這個格式,近似便函。友好的元首間的通信,有時也不十分正規,反而顯得親切、和諧。

(2)中央政府官員的通信

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各國的對外關係由其政府領導。政府有權同外國政府進行談判,簽訂條約。政府首腦可以與外國直接進行談判,出席國際會議,簽訂條約,他經常使用通信方式進行外交工作的各種往來。所以,各國政府首腦之間的通信就成為代表國家政府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莊重的正式外交函件。

政府首腦、官員之間通信的內容是廣泛的,如,交涉建立外交關係,談判和締結條約,邀請和應邀訪問,建議和協商召開國際會議,磋商雙邊和多邊關係,調解和解決邊界或國際爭端等。常用的格式如下:

例一:邀請和應邀正式函件

×××(首都名稱)

××共和國總統×××閣下

閣下:

最近閣下給×××主席的來信收到了。我代表×××主席、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衷心感謝閣下在來信中表達的××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並向閣下和××國人民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敬意。

(略)

為了不斷發展和鞏固我們兩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我非常高興地代表中國政府邀請閣下在方便的時候訪問中國。中國政府也高興地接受閣下的盛情邀請,將派出一位部長級政府代表參加貴國獨立××周年慶典。

××××××××××.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簽署)

19××年×月×日於××

例二:複訪問日期正式函件

××(首都名)

××共和國政府總理×××閣下

閣下:

××大使×××先生已經在×月×日轉交了閣下的來信。閣下建議我去××訪問的時間可以定在×月×日左右。這個時間對我是適合的,我完全同意。如果對貴國政府方便的話,我準備從×月×日起到×月×日,在××進行×天訪問。

我熱烈地期待同閣下會晤和訪問貴國。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簽署)

19××年×月×日於××

例三:複信致謝正式函件

××(首都名稱)

××共和國總理×××閣下:

閣下:

由×××先生率領的×××代表團對我國的訪問,又一次帶來了××人民對××人民的友誼。×月×日,我十分愉快地會見了他,並收到了他帶來的閣下×月×日給我的信和珍貴的禮物,我衷心感謝閣下對我國以及我本人所表達的友好感情。

閣下在來信中讚揚了我國對×××的援助。我們都是發展中國家,我們的援助從來都是相互的。我們非常高興看到的是,中×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在日益增進和發展。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簽署)

19××年×月×日於××

附:領導人互致信件實例

周恩來總理呼籲尼赫魯總理積極響應中國政府三項建議的信

新德裏

印度共和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先生閣下

尊敬的總理閣下:

在我們兩國之間竟然發生了目前這樣嚴重的邊境衝突,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劇烈的戰鬥還在進行。在此緊急的時刻,我不準備回述這一場衝突的來由。我認為,我們應該向前看,我們應該采取措施,扭轉局勢。為了尋求停止邊境衝突、重開和平談判、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途徑,中國政府已經發表聲明,建議:

(一)雙方確認中印邊界問題必須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在和平解決前,中國政府希望印度政府同意,雙方尊重在整個中印邊界上存在於雙方之間的實際控製線,雙方武裝部隊從這條線各自後撤二十公裏,脫離接觸。

(二)在印度政府同意前項建議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願意通過雙方協商,把邊界東段的中國邊防部隊撤回到實際控製線以北;同時,在邊界的中段和西段,中印雙方保證不越過實際控製線,即傳統習慣線。

有關雙方武裝部隊脫離接觸和停止武裝衝突事宜,由中印兩國政府指派官員談判。

(三)為了謀求中印邊界問題的友好解決,中印兩國總理應該再一次舉行會談。在雙方認為適當的時候,中國政府歡迎印度總理前來北京;如果印度政府有所不便,中國總理願意前往德裏,進行會談。

幾千年來,中印兩國人民是友好的,在今後的世世代代中,我們兩國人民也要友好下去。我們兩國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共同參加了具有曆史意義的萬隆會議。我們兩國人民在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中的共同利益,遠遠超過我們兩國之間存在的一切分歧。我們對於中印友好、亞非團結和亞洲和平負有重大的責任,這種深刻的責任感驅使我向你發出誠摯的呼籲,希望你對上述三項建議作出積極的響應。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

1962年10月24日於北京

附:尼赫魯總理1962年10月27日給周恩來總理的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先生閣下

親愛的總理:

感謝你10月24日的來信,該信副本已由貴國駐德裏的代辦於10月24日傍晚遞交外交部,並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24日清晨發表的聲明一份。

在我漫長的政治生涯中,再沒有比這件事更使我痛心難過的了,即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們就懷抱著的關於和平友好鄰邦關係的希望和願望、也是我和我在印度政府裏的同事們曾經為此努力促其實現的這種希望和願望,竟為過去幾年來印中關係中發生的敵對和不友好的波折所粉碎。目前在印中邊境上實際上是由於中國入侵印度而發生的衝突,你所說的“十分令人痛心”的衝突,是印中關係惡化過程的最終結局。

我不想在這封信裏追述印中關係惡化過程的冗長曆史或是爭辯過錯的所在,因為你對我們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是很熟悉的。我所要說的是,來信所附10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的長序言歪曲了印中關係的曆史。然而,我同意你的意見,我們應該朝前看,考慮可以做些什麼,不僅如你所建議的扭轉局勢,而且要逆轉它並且作出認真的努力來使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關係恢複到早日那種熱烈和友好的局麵,甚至超過那一種局麵。

關於你來信中提到的,在10月24日聲明中提出的三點,印度政府已經表示了它對這三點中的建議的官方反應。隨信附上這個官方反應的抄本一份,以便參考。

(以下略)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簽字)

1962年10月27日於新德裏

抗議信

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各國議會聯盟的人民代表團主席彭真抗議聯盟執行委員會阻撓我國參加聯盟寫給聯盟理事會主席和第四十四屆大會主席的信

斯坦斯蓋特勳爵主席先生、倫納特·希爾加斯主席先生並轉聯盟執行委員會、理事會和聯盟第四十四屆大會的全體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很滿意地注意到聯盟有很多執行委員、很多理事、很多國家的議員代表先生們,都讚成和歡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團成為聯盟會員;但是,聯盟執行委員會竟以美國等少數委員的堅持反對,決定拖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團參加聯盟的問題,用以阻撓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團參加各國議會聯盟。我認為,執行委員會的這一決定是完全違反聯盟的宗旨和章程的,是非法的。我謹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各國議會聯盟的人民代表團對此提出嚴正的抗議。

(略)

我們認為,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團參加本屆聯盟大會,是聯盟曆史上的一個重大的錯誤。為了促進國際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合作,為了維護聯盟的宗旨,我們希望各國議會聯盟能夠及時改正執委會這個錯誤的和非法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各國

彭真

議會聯盟的人民代表團主席

1955年8月28日

(3)外交部長的通信

外交部門是掌管國家的外交工作,專門執行國家外交政策、處理日常外交事務的機關。外交部長是外交部門的首席官員,他的職權除領導外交部,貫徹國家外交政策和處理日常外交工作外,還包括參加同外國政府代表團的談判、簽訂條約、出國訪問等。外交部長經常使用通信的方式行使權力。外交部長之間的通信一般都被認為代表國家政府的行文。如,他可以使用通信的方式,表示對國家、政府的承認,建立外交關係,談判並簽訂條約,加入國際公約,派遣代辦級外交代表,交涉有關國際問題,通知出席國際會議等。外交部長的通信一般格式為:

例一:送聲明正式函件

×××(首都名稱)

××共和國總統×××閣下

閣下:

最近,××邊境發生了不幸的武裝衝突,閣下一定很為關心。為了謀求××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中國政府已於19××年×月×日發表聲明,提出×項建議,聲明全文隨函附上。熱烈希望閣下施用自己的影響,促成這些建議的實現。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簽署)

19××年×月×日於××

例二:建議迅速達成遣返華僑回國協議正式函件

陳毅外長關於建議迅速達成遣送華僑回國的協議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蘇班德裏約外長的信

雅加達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外交部長蘇班德裏約博士閣下

閣下:

我已經收到閣下1960年1月23日的來信。我高興地注意到,閣下代表印度尼西亞政府,再一次表示了決心在互相鞏固友好關係的基礎上解決華僑問題的願望。現在,我們兩國已經互換了關於雙重國籍問題條約的批準書,並且成立了執行這個條約的聯合委員會。雙方關於遣送華僑回國的談判也正在進行,第一批由中國政府派船接運的華僑已經回到中國。這些事實表明,全麵解決華僑問題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隻要雙方真誠合作,繼續排除現存的困難,華僑問題是能夠逐步獲得公平合理的解決的。

(略)

中國和印度尼西亞是兩個友好的國家,兩國人民的友誼是長期的,目前在華僑問題上出現的不利於兩國友好的情況隻是暫時的。我同閣下之間的信件來往已經使兩國在解決華僑問題方麵找到了一些共同點。我們相信,隻要雙方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精神,認真地進行友好協商,我們兩國間正在進行的談判就會順利地進展,華僑問題就可望早日獲得全麵和合理的解決,兩國的友好關係就一定能夠得到維護和發展。

順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陳毅

1960年3月15日於北京

例三:介紹人員正式函件

××××(國名或首都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

尊敬的×××先生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