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房子位於張莊村的最南排,也緊挨著靈泉河,和張莊小學都在一條直線上。也就是說,如果現在還有靈泉河的話,她晚上睡覺的時候就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當然,這種情形想象起來雖然詩意,但住起來恐怕就隻是濕意,令人沮喪。在靈泉路尚未拓展成未來路之前,這房子的朝向是坐南朝北的陰宅1,還把著村邊兒,房後還是河,又陰又潮又不安全。要依我們豫北鄉下平常的標準,這宅子算是很次的了。好宅子自然是陽宅,坐北朝南,光照充足,且在村心兒裏,人住著既踏實舒展,走東串西聽音傳話也方便。但是事情就是這樣,福藏禍,禍藏福,誰也想不到靈泉河會被填,更沒人能想到原來可憐巴巴的靈泉路有一天會變成一條金光大道。幾年前,市政的規劃圖一下來,未來路主道一通,張莊就要被整體搬遷的傳聞一出,有先見之明的姐姐立馬便用上了所有的積蓄,又朝我借了3萬塊錢,把自己的主房掉了個180度的方向,將它翻成了坐北朝南的兩層新樓房。一樓自住,二樓出租。後來,她又一點點地在房前空地上加蓋起了儲藏室、廁所和廚房,最終形成了一個16米寬、6米長的院子。自此,原來那座簡陋舊小的陰宅瓦房就連蹦帶跳地升級為一棟完美的陽宅樓房。每當走進姐姐家,看到院子裏種的各色茵茵蔬菜,我就不由得想篡改海子的詩句:麵朝大路,春暖花開。
姐姐正在大門口等著,看見我的車,臉上的表情頓時生動起來:“怪快呢。”
“咱姨到底是怎麼回事?”停好車,我從後備箱裏取出點心水果,和姐姐朝姨媽家走去。
“為蓋房子。”
“不是蓋好了嗎?還蓋什麼蓋?”我納悶兒。
這個姨是我們的親姨媽,我母親的三妹妹。她也是張莊媳婦,當年就是她做媒把姐姐介紹到了張莊。不過她回來住卻是在幾年前退休之後,她退休之前的身份是市軋鋼廠的後勤科長。她的老宅和姐姐一排,在姐姐家的西邊,隔著兩戶。雖然貴為市民,但她的老宅這些年一直沒有丟下。幾年前她光榮退休,姨父也患腦溢血去世,她和小兒子兩口住在一起,因為性格暴烈沒少和小兒媳婦鬧矛盾。後來她便回到了張莊。回村後她做的首要大事就是把老宅進行陰陽轉變,蓋樓加院,和姐姐的做派一模一樣。
“看到喬莊那幾家蓋房子的沒有?”姐姐說。
“看見了。”我說,“咱姨不會是還想蓋吧?”
“讓你說著了。”姐姐笑了。
“往哪兒蓋?”
“就住的這院子再往前蓋啊。”
“那不是蓋到路上了嗎?”
“到不了。離路還有八九米呢,是綠化帶上。”姐姐笑道。
“這怎麼行?!無法無天。”我沒好氣地說。本來麼,加蓋了院子也就罷了,還要再往前加蓋房子,這就太過分了。蓋院子是平麵行為,蓋房子是立體行為,這二者有著本質區別。人可以過分,但不可以太過分。
“要說,也行。”姐姐看著我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說,“反正慢車道和綠化帶都還沒修。喬莊那邊就都蓋在了綠化帶上。”
“遲早會修。”
“不是遲早,聽說眼下立馬就會修!”姐姐兩眼放光,看著我的臉色,又把光收了收,“所以咱姨才想要蓋。這一蓋,上頭一拆,錢一到手,多好。”
“又是聽說?”我道,“聽誰說?你當初蓋樓的時候不就是聽說要拆遷嗎?都兩年了也還沒個動靜。”
“一碼是一碼。整體拆遷是大動靜,到底慢。這個,肯定快。確實得了準信兒,說這邊的綠化帶很快就會開始建,隻要在綠化帶上蓋房子,肯定最先得錢。”姐姐笑道,“用現在流行的詞說,更給力!”
“那姨媽這病到底是個什麼緣由?”
姐姐細細道來,竟是一個齊頭故事:喬莊那幾家開始蓋以後,村裏就有人來遞信兒,鼓勵姨媽和姐姐也蓋。姐姐怕事,不敢——就是敢也沒有錢,就沒有什麼舉措。姨媽在城裏待的年頭長了,對村裏的事情想得簡單,就自顧自地挑頭蓋了。她剛一有動靜,村支書就帶著人過來把匠人們的工具給收了。姨媽跳腳跟支書吵了一架,便犯了高血壓,躺到床上開始打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