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1 / 1)

欲速則不達

子夏為莒(jǔ)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文:子夏當了莒父的地方官,問孔子應該如何處理政事。孔子說:“不要一味求快,不要隻看見小的利益。一味求快就會達不到目的,隻看見小利就不能做成大事。”

言必信,行必果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tì)焉。”曰:“敢問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kēng)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wéi)次矣。”

譯文:子貢問孔子:“怎樣才算是士呢?”孔子說:“一個人做事的時候要知道什麼是羞恥,出使國外的時候,能夠不辱使命,這樣的人可以算作士了。”子貢又問:“那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的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裏人表揚他尊敬兄長。”子貢又問:“那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如果說話一定講信用,做事一定果斷,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就是小人啊!或許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