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論語》經久不衰,其中的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人們視為至理名言。
讀經典寫作文
巧妙借用《論語》使說理更充分。
範例:《論語》裏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確,如果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隻是盲目接受書本上的知識,不大膽質疑,知識就掌握得不牢固;如果隻是空想而不學習,也會一無所獲。
範例解析
小作者在這段話中借用《論語》中孔子的言論,告訴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思考,提出質疑,更不能隻空想而不付出努力,孔子的言論很有說服力。
範例:昨天放學後,我寫作業時隻想著快點兒寫,那樣可以早些出去和小夥伴玩,結果算術題錯了好幾道。媽媽檢查出來錯誤後,還批評了我,這真應了那句“欲速則不達”呀!
範例解析
小作者在這段話中借用《論語》中的句子,闡述了做事情不能光求快不求質量,應該按正常的節奏去做並認真對待的道理,有理有據,很有說服力。巧妙引用《論語》使語言表達更生動範例:國慶節那天,小夥伴南南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從武漢來上海玩,得知這個消息後,我的心情好激動呀!那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了,一個勁兒地催媽媽帶我去機場接南南。上午點,我們終於在虹橋機場接到了南南一家。我和南南手拉著手,有說有笑的,真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範例解析
小作者在這段話中引用《論語》中的句子,描寫了和以前的小夥伴南南見麵時的情景,讓讀者感受到他們的深厚情誼,描寫非常生動。
範例:《論語》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家三口人中就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要論輩分和資曆,肯定非爸爸莫屬了。爸爸是博士,又是大學老師,他知識淵博,但總是很謙虛。每當我和媽媽誇他是好老師時,他都會搖頭晃腦地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逗得我們捧腹大笑。
範例解析
小作者在這段話中巧妙引用《論語》中的兩句話,將爸爸幽默、睿智的特征刻畫得入木三分,很有感染力,語言表達很形象、生動。
巧妙運用《論語》使文章立意更深遠範例:孔子說過:“言必信,行必果。”所以,一旦我們對別人作出承諾,就一定要信守諾言。隻有做一個守信用的人,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和認可。
範例解析
小作者在這段話中引用《論語》中的句子,對自己提出了要求,說明了一個人信守承諾的重要意義,升華了文章的主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