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見了擺擺手說:“不不,你應當知道,國民政府是賞罰分明、獎掖有度的。這‘嘉禾勳章’寓意祥瑞,讓我們共同祝願新生的民國繁榮富強、昌盛不衰吧。”
唐群英被大總統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和對祖國的耿耿忠心,深深感動。是的,烈士們用頭顱和鮮血換來的民國,還在繈褓之中,需要熱愛她的人們繼續努力,盡快把她建設得強大無敵,讓滿清的遺老遺少、東西方列強們望而卻步、馬首是瞻。想到這裏,她把勳章有恭恭敬敬地別在了胸前,再朝孫中山深深一拜,轉身離去。從此,她便更加勤奮與革命事業,特別傾力於女權運動。
1912難4月初,“民國女子參政同盟會”在南京成立,唐群英當選為會長。大會通過了她所擬定的“綱領”,主要內容是實行男女平等、普及女子教育、禁止買賣奴婢等。這對女權運動又是一個有力的推動。
竊國大盜袁世凱,在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子上,建立了北洋軍閥政權,倒行逆施,為複辟帝製蠢蠢而動。唐群英聞知這些以後,氣憤填膺、怒不可遏,急速到了北京,為維護新生的民國和婦女解放事業艱苦奔波。同年10月,她又在北京成立了“女子參政同盟會”本部,周圍一些地方成立了支部。接著,她馬不停蹄又創辦了《女子白話報》、《東亞叢報》,親手恢複了於右任等人於1907年創辦的《神州女報》(很不幸,後被袁世凱反動勢力所利用),繼而成立了中央女子學校,招收一些誌在維護共和、熱心女權運動的進步女青年,為進一步發展解放婦女事業,培養骨幹。
1913年唐群英回到了故鄉,又在長沙建立了“女子參政同盟會”支部,並創辦了湖南第一份旨在解放婦女的報紙《女權日報》,又先後建立了多所女子學堂。一時間,湖南境內、湘江水畔女權運動風生水起,她成了進步人士們敬仰的女權運動先鋒。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建立“中華帝國”,並決定自己即皇帝位,次年改年號洪憲元年。他的反動行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抗。雲南的蔡鍔率先發動了討袁護國運動,唐群英積極響應,在長沙大力宣傳反對袁世凱的反革命複辟。由於她的鋒芒太露,遭到了反動派的瘋狂抓捕,幸有眾多維護共和的仁人誌士的掩護,她才得以脫險。在以後的日子裏,她拖著柔弱的身軀,再次領導和恢複了湖南女界聯合會,自己擔任副會長。同時繼續致力於女子教育,興辦女子學校。沒有資金,她便把家產全部賣掉,自己的生活十分清苦,她非但無怨無悔,反而時常陶醉在自己的事業中。她經常翻閱自己興辦的報紙,欣賞她與多個女校師生的合影。
1936年,年滿六十五歲的唐群英,經過了三十多年的風雨奔波、日夜勞頓,身體更加衰弱,雖有雄心,但力不相從了。這時她想,既然自己不能再為婦女的解放事業繼續工作,就不如徹底歸隱。於是,於當年夏季回到故居“三吉堂”,但家已不複存在,她便棲居在湘水之畔的陋室中。一年後病逝,享年六十六歲。她哭叫著來到人世,卻悄無聲息地走向了永不複返的遠方。但人們沒有遺忘她,因為她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之先鋒。
1991年,康克清同誌為她題名,尊她為“一代女魂”;1995年被中央認定秋瑾、唐群英、宋慶齡為“中華百年女傑”,她的名字將永遠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