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五、中國曆史上享壽最高的皇帝清高宗乾隆(3 / 3)

然而,對於乾隆帝來說,為香妃所花費的這些錢財簡直箅不了什麼,他花錢如流水,是有名的奢侈皇帝。在他統治期間,土木工程,屢有興作,耗費巨大。他晚年承認:“朕臨禦四十餘年,凡京師壇廟、宮殿、城廓、河渠、苑圃、衙署莫不修整……頻興工作。”其中,他為皇太後60歲生日修建的清漪園,費時15年,耗銀約450萬兩。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建築,大部分也是乾隆年間修建的,極盡豪華,僅須彌福壽之廟和普陀宗乘之廟的鎏金銅瓦就用去黃金3萬兩。北京西郊的圓明園,從康熙年間開始營建,乾隆時繼續投人巨額資金將它基本完工。圓明園占地數千畝,建成後擁有150多座精美的宮殿、台閣、寶塔等建築,還將國內各地的名園,如西湖的驪院、蘇州的獅子林、海寧的安瀾園等,一一仿建在園內,被譽為“萬園之園”,而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之多卻難以估量。乾隆帝統治期間,曾先後6次南巡,每次南巡都要花費大量的錢財。從北京到杭州,途中興建的行宮就達30座之多,皇帝所經道路事先要灑水清塵,所經石橋、石道要用黃土鋪墊,沿途還搭建彩棚,設立香案。每到一地,地方官都要恭迎大駕,並貢獻食品、用具、當地特產等。乾隆帝也一路上大擺宴席、大行賞賜,花費了許多的白銀,有人統計,他的南巡所費,幾乎相當於康熙南巡費用的10倍。乾隆帝還喜歡講排場、擺闊氣,在他晚年舉行的一次“千叟宴”中,參加酒宴的竟多達5900餘人。規模如此盛大的宴會,在中國曆史即使不是絕無僅有的話,恐怕也是極為罕見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帝奢侈、揮霍的作風,為下麵樹立了一個反麵的“榜樣”。貴戚官吏們紛紛仿效,竟相奢靡,爭豪鬥富。奢望無際而俸祿有限,於是,貪汙受賄之風就長盛不衰。乾隆帝一方麵對貪汙案件從嚴懲處,但在另一方麵,他自己的生活作風又助長了官場上的貪風。至乾隆中後期,貪汙現象在官吏中已非常普遍,貪汙的手段也五花八門,有侵稅、侵賑、侵捐、索賄、賴帳、克扣軍餉、偽造印信等等。貪汙少的,有幾兩、幾十兩銀的,多的,有幾萬兩、幾十萬兩甚至更多。浙江巡撫福崧貪汙鹽商稅銀一項就達11.5萬兩;福建巡撫浦霖貪汙事發被抄家,在地窖中抄出黃金700兩、白銀28萬兩。但這些官吏跟權傾朝廷的大學士和坤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和坤在其夾壁中藏金2.6萬兩、藏銀300餘萬兩,另有金元寶1000個(每個重100兩入赤金580萬兩、生沙金600萬兩、銀元寶1000個(每個重100兩)、元寶銀940萬兩,還有田地8000多頃,房屋數百間,其他如珠寶、衣飾、器皿等難以計數。有人估計,和坤的家財折合成白銀約有8萬萬兩之多,大約相當於清政府當時十幾年的財政總收人。至乾隆末期,從康熙以來一直有大量存銀的國庫已基本耗空。當時,朝政逐漸腐朽,各種社會矛盾趨於尖銳,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乾隆帝的統治時期,是清王朝統治的極盛時期,又是清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

1794年(乾隆六十年),乾隆帝以尊崇祖父康熙帝,不願超過康熙帝的統治時間(61年)為理由,正式下詔冊立十五子顆琰為皇太子,並於次年正月將皇位傳給了他,自己做了太上皇。乾隆帝表麵上雖然退位,但實際上仍控製著軍國大權。1799年正月初三日,他病卒於養心殿,終年89歲,成為中國曆史上享壽最高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