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即位後勤理朝政、勵精圖治的結東,使清王朝的統治在此期間達到極盛的狀況。乾隆前期,政治比較清明;全國的耕地麵積,在乾隆中期已超過明末耕地的最高數字,比順治末年增加了大約三分之一;人口也空前的增長,到乾隆末期,已達3億人左右(順治末年全國人口統計數字尚不到2000萬,康熙末年全國人口也隻有2500萬);國庫也比較充盈,一般存銀都有數千萬兩,多時曾達到8千萬兩。
1四庫全書與文字獄
乾隆帝不僅著意於吏治與經濟,對於文化事業,他也比較重視。他多次組織人員,編寫並完成了諸如《明史》、《續文獻通考》、《皇朝文獻通考》等史學巨著,麵他在文化方麵的最大貢獻,還在於大型叢書《四庫全書》的編纂。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遵照乾隆帝的旨意,清政府開設了“四庫全書館”,著手編纂《四庫全書》。該叢書的總裁、副總裁由皇室郡王和朝廷重要大臣擔任,實際主持者是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學者紀昀。由於工作量巨大,參加該書編修工作的有數百人之多,其中,有不少是當時著名的學者,如戴震、邵晉涵、姚鼐、王念孫、任大椿、朱筠、翁方綱等,可謂是人才濟濟。乾隆帝自始至終關心這部書的編纂工作,他不僅對該書的編纂提出一些具體建議,還經常向編修人員賞賜食品和衣物,在他的重視和編修人員的努力下,大約花了10年左右的時間,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就編成了。此後,清政府又組織人員將該叢書端端正正地抄寫成7份,分別藏皇宮內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熱河文津閣、沈陽文溯閣、杭州女瀾閣、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彙閣。另外,紀昀等人又編纂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00卷,把叢書中收錄和存目的每本書的淵源、版本、內容等作了提綱挈領的介紹,是一部重要的目錄學著作。
《四庫全書》分經、史、子、集4大類,各類又分若幹子目,它共收集書籍3457種,79070卷,裝訂成6萬餘冊,將我國曆代的重要著作,基本上都收錄於其中,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四庫全書》所收錄的書籍中,有不少是從未刊印過紀11像的著作,其中還有一些是珍本秘籍,因而,該叢書的編纂,對於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保存和流傳,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在另一方麵,乾隆帝又利用征搜圖書編纂《四庫全書》之機,下令焚毀了許多他認為“詆觸本朝”、不利於清王朝統治的書籍,據有關資料記載,他銷毀的省籍約有數千種之多。有的書籍,雖收錄進了《四庫全書》,但出於政治目的,對其內容也作了某些刪改。這些做法,對祖國的文化遺產又起了破壞的作用。
除了焚毀和刪改圖書外,還大興文字獄,以鉗製人們的思想,消除一切不利於清王南統治的言行,加強君主專製的絕對權威。
在清朝的曆史上,早在順治、康熙帝統治時期就興起過文字獄,文字獄雖然不是乾隆帝的發明,但他卻將清王朝的文字獄推向了頂峰。他在位期間,前後興起過70多次文字獄。
乾隆時期的文字獄,大多是望文生義或借題發揮所致,而處罰卻往往是非常嚴酷的。內閣學士胡中藻的詩中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乾隆帝對此指責說:“把濁字加大清國號上,安的是什麼心!”將胡中藻處斬。馮王孫所著《五經簡詠》一書中,有“飛龍大人見,亢悔更何年?”之語,被認為有反清複明思想,將他淩遲處死。石卓槐《芥園詩鈔》中有“大道日以沒,誰與相維持”之句,被說成對清王朝不滿,也遭淩遲處死。程明禋給人寫壽文,文中有“紹芳'聲於湖北,創大業於河南”的讚美之辭,但隻因這“創大業”三字,被認為有謀反之心,作者慘遭殺害。文字獄甚至對死人也不放過。徐述夔生前詩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見,且把壺兒擱半邊”、“明朝期振翩,一舉去清都”等句,後被乾隆帝認為句中有反清複明之意,下令將他剖棺戮屍。沈德潛《詠黑牡丹》詩中因有“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之句,祝庭錚《續三字經》文中因有“發披左,衣冠更,難華夏,遍地僧”之語,他們均在死後被羅織罪名而慘遭戮屍。
乾隆時期的文字獄,使一些人無辜被害,並且造成了禁錮思想、箱製言論、窒息文化、摧殘人才的惡劣後果。
1“十全老人”與奢侈天子
在乾隆帝統治時期,文備方麵,他認為功績非凡;武功方麵,他更是自鳴得意,號稱極盛。
乾隆帝自詡有十全武功,即他在位期間一共打了十次大的勝仗。這十次勝仗是:兩次平定準噶爾部,一次征服回部,兩次征服大、小金川,一次鎮壓台灣林爽文領導的起義。一次征服緬甸,一次征討安南,兩次降順廓爾喀。由於這些戰爭的勝利,乾隆帝躊躇滿誌,他刻碑建廟,紀念他的赫赫武功,並自稱為"十全老人”。
乾隆期間進行的上述戰爭,有的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具有積極和進步意義。例如,1755年、1756年,清軍進行的兩次平定準噶部叛亂的戰爭,擊敗了叛亂頭目達瓦齊、阿睦爾撒納的分裂割據勢力,清政府從此設立伊犁將軍,以管理天山南北路,加強了天山南北路與內地在政治經濟等方麵的聯係。1759年,乾隆帝又派兵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亂,通過此役,基本消除了西北地區長期以來一直動蕩不安的局麵,進一步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天山南北路的統治,天山南北路也從此稱為新疆。清政府對大、小金川叛亂的平定,使得這一地區廢除了落後的土司製度,改置州縣,鞏固和擴大了西南地區雍正以來“改土歸流”的成果。乾隆帝派遣大軍擊敗廓爾喀侵略軍的戰爭,將侵略者全部趕出了西藏,挫敗了英國殖民者、廓爾喀封建主分裂西藏的陰謀,次年,清政府頒布了《欽定西藏章程》,提高了駐藏大臣的職權,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理。在“十全武功”中,也有一些戰爭是非正義的,例如,清軍殘酷鎮壓台灣人民起義的戰爭,以及對緬甸、安南的侵略戰爭。即使在屬於正義性質的戰爭中,乾隆帝也幹了一些不光彩的事,例如,在平準過程中,他下令對準部進行大屠殺,實施滅絕種族的政策。在平回之前,乾隆帝聽說小和卓木的妃子香妃體有異香、美貌異常,就指示清軍出征將軍兆惠一定要設法將她捉拿/這就使平回之役夾雜著乾隆帝的私欲。捉到香妃後,他又命清軍沿途小心保護,惟恐損了她的顏色,為了討好香妃的歡心,他還在北京花費巨資,為香妃建築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