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那我來幫忙。”
陳易走進廚房,母親聽見聲音,回頭一望,連忙道:“出去,出去,君子不近庖廚,難道你忘記了嗎?要你給別人看到,別人怎樣看你。”
陳易回道:“孩兒隻是想幫您,您都忙了一天了,該休息下了。”
母親搖了搖頭,沒出聲。
陳易隻好退出去,將屋裏麵的東西收拾一下,擺好桌椅。
很快,母親把晚飯擺好,晚飯很簡單,隻有兩碟菜。
母親道:“我兒多吃點,你讀書辛苦。”
陳易回道:“娘您都辛苦一天了,多吃點,我讀書隻是坐在那裏聽夫子說教而已,不用體力。”
陳易頓了頓,接著說道:“娘親,過兩年我要參加院試。”
母親有些驚訝,“我兒才十四歲,過兩年才十六歲,可有把握?”
陳易自信道:“我看過去年的試題,我現在把握不大,但是過兩年去考我有八成把握過。”
母親欣慰的點了點頭,“我兒真的聰慧,以後說不定會高中狀元呀。”
吃完飯,陳易回到房裏看書。房間很小,隻放了一張床和一張書桌就有點窄了。書桌上放著幾十本書,都是陳易向一些家境殷實的同鄉借來,然後自己買些筆紙一字一字抄的。有一次夫子看到他寫的字,讚他寫字有力,筆畫圓潤。
陳易坐下,拿起一本《春秋》,頓了頓,放下書,又從數十本書中抽出本書,隻看見上麵寫著“聊齋異誌”四個大字。
這本書是陳易無意在一位同鄉家裏作客時看到的,那位同鄉將這本書當作寶一樣,陳易花不少心思才從他那裏借來。聽那位同鄉說,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秀才寫的,據說他才華橫溢,但是因為沒有孝敬考官,得罪了考官,所以名落孫山。數次落榜後,他深感官場腐敗,不是他能夠進去的,就四處遊曆,這本書是他跟據途中所見所聞寫的。
當時陳易翻了幾頁,然後笑著說,這世上怎麼會有神仙狐妖樹精,這些話都是作者傳出來的,隻為增加銷量罷了。當時那位同鄉笑道,我可不是真的相信有什麼神仙狐妖,我隻是想有個像狐妖一樣絕色的女子而已。陳易想了想,想向他借這本書,結果被他笑著連說幾句"書中自有顏如玉”才借到。
陳易向那位同鄉借這本書自然不是被書上那些“顏如玉”吸引住,而是被書上描寫的那些驚天動地的法術、禦劍飛行的情景吸引住。每當看到這些,陳易就忍不住幻想自已有一天禦劍飛行,抬手間搬山倒海的情景。有一次看的入迷,被母親發現了,氣的母親差點把書燒了,陳易千般哀求,不再看著這本書,這才沒把書燒了。
陳易看得正入迷,這時,母親的聲音傳來,“我兒,早點睡,明天還要跟夫子讀書呢。”
陳易應了聲,把書放好,熄了燈,上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