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發展史告訴人們:廣播電視從來不是孤立的事業,其發展變化曆來和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發展變化密切相關。21世紀頭十年我國廣播電視也不例外。因此,隻有弄清楚新世紀頭十年的時代特點,才能深刻把握我國廣播電視發展變化的起因、實質和重要意義。
一、國際背景
進入新世紀,連續發生了數起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
舉其大者,首先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隨後幾年,國際恐怖襲擊屢屢發生,多國遭受無妄之災。其次是美國從2001年10月7日起對阿富汗實施大規模軍事行動,導致塔利班政權倒台。又於2003年3月20日發動伊拉克戰爭,直到2010年8月31日美軍作戰部隊才撤出伊拉克。第三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爆全球範圍的金融危機;一些歐洲國家出現主權債務危機。此外,朝核問題、伊核問題、阿富汗反恐、索馬裏海盜活動等都在這十年中成為熱點問題。十年間,自然災害(地震、海嘯、颶風、火山噴發、山洪澇災等)肆虐;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頻發。
非洲聯盟正式成立;東盟簽署《東盟憲章》,一體化進程加快推進;歐元開始流通,《裏斯本條約》正式生效,製憲危機有所化解,歐洲一體化取得進展;世界經濟呈現回暖,新興國家全球地位上升等,也是近十年發生的重大變化。
基於這些事件,2010年3月7日在回答中外記者問時,我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說:“21世紀的頭十年是危機和變革的十年,也是合作和發展的十年。”《楊潔篪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答中外記者問》,《人民日報》,2010年3月8日。
綜觀這十年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可以看出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首先,和平和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盡管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衝突和戰爭時起時伏,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新的世界大戰打不起來。各國之間的交往、矛盾、衝突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
其次,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全球性和區域性合作日益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依存度不斷提高,“地球村”變得越來越小。人類麵臨諸多全球性挑戰(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亟須加強合作,同舟共濟,互利共贏,謀求生存和發展之道。
再次,國際格局處於大變革和大調整之中。“一超多強”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多極化新格局正在形成。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出現後,“一超”勢力相對削弱,“多強”數量增多,影響擴大,尤其是新興大國群體崛起,其國際地位得到較大提升。其中,我國的影響力明顯上升。
總之,世界大變革、大調整、大發展的趨勢不斷深入。
除此而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各種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也是新世紀頭十年國際關係的重要特點。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國際交往中,“硬實力”雖然還有一定的使用空間,而“軟實力”卻大有用武之地。培育、強化“軟實力”,占據影響力的製高點是各國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標。
在“軟實力”競爭中,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一直被視為取勝的“利器”。在新世紀國際形勢大變化的背景下,國際廣播電視業顯現出哪些重要特點呢?
從歐美一些國家廣播電視業在20世紀90年代的發展曆程中,已經可以看出其發展趨勢的端倪。主要表現為四大趨勢:
(一)企業大型化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發達國家一些廣播電視公司的決策層認識到,公司麵臨的唯一選擇是或者成為本行業的前兩三名“選手”,或者被淘汰出局。為此,它們通過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的聯合、兼並、重組,形成規模巨大的綜合性的電子傳媒公司。
(二)傳播國際化
實力強大的傳媒公司在繼續使用傳統的傳播手段的同時,更借助衛星技術的發展,紛紛開辦大麵積覆蓋的衛星電視頻道,使信息傳遞打破國界限製。其結果是:一方麵,大大開闊了各國受眾的眼界;另一方麵,把“世界範圍各種思想文化互相激蕩”的局麵推進到“短兵相接”的新階段。
(三)技術數字化
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廣播電視業發生了一場革命性變化。歐美亞發達國家率先推進衛星電視、有線電視、地麵電視從采訪、製作、播出、傳輸直到接收各個環節的全麵數字化,搶占技術高地,提高節目技術質量,借以吸引廣大受眾群,並以輸出高質量的節目拓展傳播範圍,擴大影響力。
(四)頻道專業化
在國際範圍激烈競爭的局麵中,經營頻道辦節目隻有做到與眾不同,突出自身特色,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一些節目製作公司專門從事特定節目的專業化生產,一些廣播電視公司專門開辦特色鮮明的專業頻道,把某類節目(新聞、科教、音樂、少兒、體育、電影等)製作和播出安排推向極致。
進入新世紀,這些發展趨勢更加明顯,而且隨著時代前進,顯現出一些新特點。
20世紀末(2000年1月10日),美國在線公司和時代/華納公司合並,涉及的總金額達到3500億美元,成立了一個融互聯網和傳統媒體於一體的多元媒體公司——“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這次合並在全世界掀起了巨大波瀾,不僅因為合並涉及的金額空前巨大,而且因為這次合並代表著未來傳媒業發展的新趨勢,即高科技與傳統傳播方式的日趨結合。盡管這一合並事件後來出現曲折,卻成為其他公司效仿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