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地方計量工作的十年成就(一)(1 / 3)

北京市計量事業在深化改革中迅速發展

北京市技術監督局

北京市的計量工作十年來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為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計量檢測、計量科學研究、計量管理,在首都的工農業生產、科學事業發展、醫療衛生、交通運輸、能源供應、城市建設及規範市場,建立公平競爭機製,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北京的計量事業在為社會提供監督、服務,提供計量保證的同時,計量本身也得到了發展。基本上形成以《計量法》為依據,結合北京市情況,不斷補充完善的計量法規體係;形成了以市計量科研所、市計量測試所為主體,以18個區(縣)計量檢測所和12個局(總公司)計量站為基礎,以中央在京計量機構和授權檢定機構為補充的量值溯源體係;形成了以政府計量執法人員為主體,以各係統推薦、政府計量部門聘任的計量監督檢查員為補充,800多人的專、群結合的計量執法監督體係;形成了以北京市技術監督局培訓中心為核心,對全市計量檢定、修理、計量測試、計量管理人員進行教育的培訓體係;形成了以北京市技術監督局科學技術委員會為核心的計量基標準裝置研製、計量測試方法研究,新計量器具研製、新技術推廣應用體係;形成了以北京計量測試學會、計量協會為主要形式的全市計量測試人員的交流、聯絡網絡;與國外計量組織也建立了多層次的聯係。

全市計量法規體係基本形成

十年來,北京市根據《計量法》、《計量法實施細則》及國家技術監督局製定的規章,結合北京市實際情況,製定了一係列指導基層計量工作的法規和規章。

1992年工業企業計量定級升級停止之後,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製定了《北京市企業實施計量法基本要求》、《企業推行計量科學化管理導則》、《北京市小型、鄉鎮企業計量工作認證細則》;針對商業企業計量工作的狀況,與北京市商委聯合製定了《北京市商業企業計量管理規範》;針對集貿市場迅猛發展的狀況,發動各方麵力量齊抓共管,與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製定了《北京市集貿市場計量管理規範》;針對醫療衛生係統計量的狀況,與北京市衛生局共同製定了《北京市醫療衛生單位計量管理規範》;另外,還製定了《北京市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年度考核辦法》、《北京市計量器具優質產品推薦辦法》、《北京市部門、企業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器考核辦法》、《北京市計量檢定技術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北京市燃油加油機監督管理辦法》、《北京市關於在公眾交易中禁止使用杆秤的規定》等法規、規章。上述具有地方特色的法規、規章使首都的計量工作納入了法製管理軌道,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計量檢測實力增強量傳體係基本形成

十年中,北京市、區、(縣)政府計量機構、計量隊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專職計量人員從1985年的939人,增加到1994年的1544人,其中大專以上人員從1985年的192人增加到1994年的624人;高級工程師從1985年2人增加到1994年的55人;工程師從198!5年的10人增加到1994年的269人;計量管理人員從1985年的84人,增加到229人;同時計量人員的素質也普遍得到提高。

3年的口88萬元,增加了146倍;其中計量檢定儀器、裝置固定資產從1985年的1158.9萬元增加到1993年的2553萬元,增加了1.2倍;市級計量儀器的固定資產從1985年的885萬元增加到1993年的1919萬元,增加了1.17倍。

目前,華北國家計量測試中心已成為統一華北地區量值、具有實力雄厚的計量檢測技術機構。十年中建立了171項計量基準、標準,其中建有1項國家基準,8項國家工作基準々8項華北地區最高計量標準。十年共建立新標準48項,其中國家衝擊能基準裝置、電子回轉加速器標準裝置、水流量標準裝置、鎢錸熱電偶分度裝置達到世界水平。電離輻射計量裝置、振動衝擊計量、中溫計量、數字電壓表計量、光學計量等居於國內領先地位。

開展了407種計量器具的量值傳遞工作,對華北地區各省市及北京市基層單位的14.4萬台計量器具進行了檢定和測試。各區―625―(縣)計量技術機構從無到有,技術實力不斷增加,固定資產從1站5的卩73.9萬元,增加到1994年的645萬元。實驗室及辦公用房從1985年的1.6萬平方米增加到1994年的2.7萬平方米。承擔了全市各工業企業、事業單位60萬台(件)計量器具的檢定任務,保證計量測試數據的準確可靠。其中6萬輛出租汽車計價器、2000台燃油加油機、21萬台(套)商用計量器具、6萬台套醫用計量器具,及8000多台套環境檢測用計量設備均得到定期檢定和法製監督。

由北京市技術監督局授權的,北京市煤氣表檢定站,北京市水表計量檢定一站、二站,北京市電能表計量檢定站以及首鋼、燕化、建材、汽車等工業係統設立的計量機構,互相依托、互為補充,為全市工農業生產提供了比較完善的計量保證。

計費科研成果顯著教育培訓堅持不懈

北京市積極開展了計量科學的研究和計量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十年中完成科研項目66項,其中獲國家或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1項,開發新產品14種,為國家和地方製定計量技術規範77項,其中22項獲獎。

水流量標準裝置、電子回轉加速器、石油含水量測量儀檢定裝置等三項科研項目獲國家技術監督局二等獎。水流量標準裝置建成後,不斷進行技術改造,解決了一係列技術關鍵性問題,在超聲波液位計控製、計數器軟件係統、光電係統等方麵不斷完善,實現了微機自動控製,準確度從1985年的1級,提高到;1.05級,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目前擬與美國思密斯公司合作建立該公司質量流量計在京維修服務中心。國家衝擊能基準裝置,手握式雷達測速儀檢定裝置,高溫鎢錸熱電偶分度裝置及方法,智能標準測力儀等榮獲國家技術監督局三等獎,隨機振動試驗係統檢定規程榮獲部級三等獎。

北京技術監督局重視技術培訓工作,以提高計量隊伍素質,多次舉辦計量基本知識,計量法律知識的普及教育,對計量檢定人員的培訓工作連年不斷。1990年至1992年舉辦計量管理函授,培訓人員10819人;1994年舉辦檢定所所長,計量科長、計量監督員等6類人員培訓班9期,直接培訓880人,間接培訓670人,一年中培訓1550人。

北京市技術監督局還配合計量技術人員職稱評定,舉辦了技術職稱培訓班,培訓高、中級技術職務計量人員2打人;配合計量工人等級評定,培訓考核471人;舉辦各專業項目計量檢定人員、計量執法人員培訓班,培訓考核1990人。此外還與中國計量學院、洛陽工學院聯合辦學,設立函授站,舉辦5屆測試與管理大專班,培養大專畢業生255人,保證了計量隊伍素質的不斷提高。

加強國際交流引進先進技術

為加速北京計量事業的發展,北京市技術監督局重視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最近幾年先後派出60多人次到美國、日本、俄羅斯、瑞士、德國、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等地進行計量工作的學為考察。同時接待了德國、法國、美國、英國、荷蘭、俄羅斯、日本、韓國、朝鮮等10多個國家30多批計量代表團,促進了計量工作的國際交流,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如引進出租汽車計價器的檢定裝置和技術,建立了出租汽車計價器的檢定係統。引進了煤氣表國家抽檢檢定裝置。學習德國雷達測速儀檢定技術,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研製成功雷達測速儀檢定裝置,現在裝置水平已超過國外某些檢定裝置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