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神奇的發現(3 / 3)

考古專家柳青蕪頗感痛惜,不禁長歎:“可惜啊,可惜,這是接觸了空氣的緣故啊!”

專家借助手電筒的強光,看到這是一條高約4米、麵積數十平方米的寬大走廊展現在兩人麵前,頂棚和墓壁都用粗厚的條木砌成,碼得很平整,前麵不遠處有一個券門。

專家們與特戰隊員們,並沒費多大力氣便推開了券門,裏麵的東西便展現在人們麵前:墓室裏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陪葬品,屍骨放在墓室的最中間,他的手中抓著一個重達0。5公斤、純金製成的小鏟子,他的頭上和前胸覆蓋著華麗的金製麵具,他手臂的骨骼上掛滿精美的首飾,就連他的屍體周圍都堆滿了的數不清的首飾和工藝品,似乎想把生前收集到的所有財富都帶到來生的世界裏去,這些還不算全部,最誇張的是,他的四周有幾十具陪葬者的屍體,他們中有年輕的女人、侍衛、仆人,而這些人的屍體上無一不是堆滿了金銀製成的首飾。

整個墓穴中,死者的骸骨,隻是點綴在一堆金銀珠寶中的星星白色。

墓室下麵有一層層厚厚的鈣化土,專家隻得動用鋼製小釺和鐵錘,用力往下砸才能往下進行,再用小鏟一點點地鑽土,將鈣化泥土往上掏出來。很快,他們便發現了幾顆牙齒,經仔細辯認,那是人類的牙齒。

牙齒有幼年和成年個體,從牙齒的形態來看,無論大小還是咬合麵的形態,這幾顆牙齒都具有比較原始的一些特征,有點像直立人(俗稱猿人)的牙齒,生活年代應該是從200多萬年前到20萬年前,屬於地質年代的更新世,主要分布在中更新世,更新世是指地質時代第四紀的早期,地球曆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

“牙齒所屬年代如果定在了中更新世,而北京周口店遺址的所屬年代也是中更新世,這意味著‘蜀龍山人’與‘北京人’同齡。‘蜀龍山人’的發現意義重大,往前推進了巴蜀地區古人類生存的曆史。”柳青蕪說道。

專家們很興奮,加快動作繼續往下掏土,很快就發現更多牙齒,還掏出了幾片頭蓋骨頭,這次發掘,動物學家章寒煙還發現有大量的鬣狗糞鈣化土,說明鬣狗在洞中生活過,這種動物個大,食肉,主要生活在中更新世時期,如今隻有非洲還存在。

鬣狗在洞中生活過?古人類就不太可能在洞中與鬣狗同期生活過,再說,洞中也沒有發現古人類生活的遺跡。

古人類的牙齒是如何進到洞中的?動物專家章寒煙認為一種可能是動物吃了古人類後遺留下來的,另一種可能是隨流水灌進洞的。

考古專家柳青蕪又從洞中發現了3顆人類牙齒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17種哺乳動物化石,估計年代距今約3萬年前。而位置較高的上洞,與兩顆人類牙齒化石一起出土的有15種哺乳動物化石,估計年代約距今6萬至7萬年前。出土的人類牙齒化石雖屬不同時代,但恒齒的基本性狀與近代中國人恒齒的測量數據相類似,均屬晚期智人範疇,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就屬於晚期智人,他們不僅能製造精細的石器和骨器,還會製造長矛、標槍,用以狩獵、捕魚。

“這4顆人牙化石中,人類牙齒2顆,分別為右上內側門齒和右上第一臼齒。”動物專家章寒煙說。經過分析檢測,4顆人牙齒,分屬於兩個不同的人,根據牙齒的磨損程度,可以判斷是老年人,另外2顆,分別為左上犬齒和左上第二臼齒。屬於不同的人,一個是成年個體,一個是青年個體。

在和人類化石同時發現的共有27種哺乳動物的化石中,大型哺乳動物化石,比如劍齒象和犀牛、大熊貓等,小型動物占優勢,齧齒類的比例最高,推測大約在距今7萬至6萬年之間,當時正是晚更新世第二個亞暖期,其氣候與生態環境較好,大型動物得以有較大發展的空間。

而到了距今約3萬年前,當時的亞熱帶較好的氣候條件逐漸向偏涼的方向過渡,森林——草原環境開始退化,並向灌木叢——草原過渡,為小型動物特別是鼠類的大規模發展提供了條件,廣泛分布著石灰岩地貌,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強烈作用下形成了層狀的、大小不同和形狀各異的洞穴,這些洞穴成為天然居所,為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物及哺乳動物化石保存提供較好條件。

空降蜀龍山的三百名士兵,終於趕到了出事的山崖地點,在與洞中的專家們彙合後,接受了專家建議,一部分人配合生物專家清理犧牲戰士和怪物屍體,打包吊往地上,由空中旋停的直升機一件件往上吊,然後運往成都。

另一大部人員全力以赴趕往10公裏外的那個天坑,尋找別的出路,專家們堅信,一起還有出口或道路,否則那些怪物從哪裏冒出來的?戰士們在半腰的洞口邊,紮下地錨栓上繩子,便攀岩而下,沒想到他們在瀑布下麵發現隱藏的石梯,而且,石梯有一、兩米寬,石梯的頂上一步旁邊還有一個寬3米高5米的原始山洞。

戰士們往裏行進,見裏麵全是蝙蝠與蜘蛛、小蛇們的世界,地上散落著無數的獸骨、骷髏頭骨,讓人相當驚駭,走了約半個小時,前麵被石壁堵住了去路。這又是一條死胡同,戰士們又惱又生氣,紛紛揚起槍柄去砸石壁以泄私憤,沒想到石壁竟然咚咚作響。

“嗯,石壁裏麵好像是空的!…”特戰隊員李劍秋突然喊道。

說完,繼續用槍托猛力砸去,依然是咚咚作響,可就是砸不動也砸不開。

有個特戰隊戰士閻新宇急了,“大家都後退,都退到百米開外,咱用火箭筒轟,我就不相信砸不開!”

於是,大家便紛紛後退到百米之外,那個戰士閻新宇肩扛火箭發射器,對準前麵洞壁轟去,隻聽得嗖的一聲,炮彈如離弦之箭應聲飛去,轟的一聲劇烈爆炸,一團火光伴隨縷縷煙霧騰起,待煙霧散盡時,洞壁上留下一個大口子。

人們紛紛前往觀看,這被炸開的大口子下麵居然還有一個洞穴,不知通向哪裏,隊員們紛紛從大口子穿牆而過。

噫,奇怪了,這不是先前考古的那個大廳嗎?再一環顧四周,原來炸開的地點競然是那牆壁上石像之所在位置,這麼說來,地下的洞穴競然就是那座古墓了。

“不好!趕快救人,這洞穴下還有考古專家……”特戰隊隊長劉寒光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指揮其他隊員迅速過來救援,隊員李劍秋、閻新宇等放開手腳,使勁地掏開洞穴周圍石頭,以迅雷不及掩耳們速度,在幾分鍾內將洞口堵著的大石塊搬開,其餘小石塊掉落到了地下墓穴走廊中去了。

這時,從下麵傳來吭…吭…的咳嗽聲,正在墓穴底下工作的考古專家柳青蕪和章寒煙,被上麵突然一聲沉悶的爆炸怔住了,以為發生地洞坍塌,心想,此命休已。上麵洞口被瞬間掩理,多虧戰士們人多勢眾手腳麻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三、兩分鍾內清除了障礙,才讓專家們得以死裏逃生。

嚇壞了的專家們,被戰士李劍秋、閻新宇緊急扶上墓地上空,在石廳中歇息,戰士們勸他們先別下到墓地去了,以免再發生意外。

專家們猶像了半天,想到現在開展考古深入調查條件尚不成熟,尤其是在安全無保障的情況下,不宜進行下去,於是決定暫時予以放棄,待以後時機成熟條件具備再重新展開。

當得知戰士們在瀑布下麵找到了下行的梯級台階時,很是高興,就迅速撂下此處的活計,欣然與陪同的戰士們前往天坑下麵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