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盤懸於崖石上的石梯逐級而下,一路上也算是有驚無險,驚的是有些濺有瀑布的石梯長有苔蘚,人走上去容易滑倒,一旦滑倒便有可能墜入幾千米深穀。好在開路的戰士們,先將石階上的部分苔蘚用匕首刮蹲掉了,所以才沒有人滑倒,而且人們上下相互手牽著手,扶著石壁小心奕奕而下,所以幾乎無險發生。
一千多米下來,大家發現了一座座巨大的天然洞穴,而且靠近洞口還有木頭木板搭起的簡易房子,好像還有人居住的樣子,難道此處有穴居的原始部落?
大家很好奇,便步行走了進去,發現這洞深215米、寬115米、高50米,洞口還有一些茂密的植被遮掩著。剛走到洞的附近,就聽到了“嗖、嗖、嗖”的聲音,進去十幾米後,濕氣很大,沁膚而涼。
大家在洞中小心行進,耳畔不時傳來“吱吱、喳喳”的叫聲。大家看到無數金絲燕在洞裏麵悄然滑過,鼻子尖上還時不時還能感受到燕翅滑過時帶動的氣流。時不時的還能看到燕兒一對一對掛在高高的壁上休息。燕子洞的金絲燕嘴比較短,隻有2厘米長,所以叫短嘴金絲燕。短嘴金絲燕不僅嘴短,尾巴也不像其他燕子那樣分叉,而是呈扇形,由於後肢退化,不能棲息在樹枝上,因此隻能在空中飛翔或者棲息在巢內。
洞內實在是涼氣襲人,第一個大廳裏有個凹坑,存有一點點積水,冰涼刺骨,洞穴岩壁有些濕滑,大廳是從進口的一頭往另一頭呈60度傾斜的。大家便順勢下坡,從第一個大廳的左邊進入第二大廳,這個廳裏麵比較幹燥,但從四周岩隙裏流出來的白色粘稠狀液體把地麵染白了。
從第二個大廳沿著一個僅能容一個人穿過的洞口,下行進入第三大廳,這裏又是另一番景致,廳裏有一條深溝,裏麵是深紅色的河水,河深不可探。在紅色河上遊左邊,從一個洞穴裏流出黃色的河水,把河床染得一片金黃,其景十分壯觀。
進入第四個大廳裏,大家發現裏麵卻有一條沒有任何顏色的暗河,河水與普通的泉水一樣,無色無味。
一個洞穴裏居然有各種不同顏色的暗河,真是罕見!而且從直觀上看這5條暗河幾乎互不相連,不知道它們從哪裏流來,又從哪裏流走,既沒有從洞口流出,也沒有從洞口下麵的岩壁上流出,著實令人嘖嘖稱奇。
地質專家李昱光用塑料瓶分別裝了黃、白、紅3瓶暗河水拿到鼻下聞了聞,發現了硫磺味道和鐵礦石味道,再掏出試紙一驗,果然顯出含有上述成份。這可是了不起的礦藏資源啊,專家們立刻斷定:黃色的是硫,紅色的是硫鐵礦,白色乳汁狀的,應該是液體碳酸鈣……
專家們還很好奇,此處的洞裏好像剛發生過地震一樣,到處是幾十米至100餘米深的裂口,亂石嶙峋,稍不注意就會一腳踩空,掉入深溝裏。
專家們繼續沿斜坡下到溝底邊的石廳,在穿過這些雜亂的洞穴之後,專家們繼續往底下探尋。
越進到下麵,洞廳就越來越寬廣,而且外麵的亮光也反射進來,洞內亮堂多了。景色也變得越來越豐富:石禽、石獸、石佛、石猴維妙維肖,紅白黑三色石花似如天女散花。琳琅滿目的鍾乳石,顏色形態各異,絢麗多姿,梯田石幔美不勝收。
洞內岩壁也光潔如玻璃,還有清洌小水潭數處,似泉若淵,泉水沿石乳滴落而形成的龍宮寶塔,定海神針、青龍盤踞、雙龍戲珠、玄武出海、朱雀展翅、錦雞孵蛋、擎天巨柱等簇簇玉石竹筍拔地而起,巍峨雄奇,儀態萬千,玲瓏剔透,令人感慨萬千,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