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三極:二十一世紀寧夏雜文叢書”總序(1 / 1)

牛撇捺

我們正處在一個雜文興盛的時代。一是這個時代矛盾眾多、尖銳,而社會又能一定程度地容忍批評。二是思想解放的廣度逐步開闊,深度逐步延伸。思想的表達由涓涓細流,勢成江海。網絡的發達與普及使其勢如破竹並且不可遏製。三是時代背景讓人們更加善於思考樂於表達,而這樣的思考與表達更多通過雜文的形式。四是雜文之所以暢行,與它簡捷直率、坦蕩平實的文體特點不無關係。

當前寧夏雜文界的勃勃生機,與上述幾點都有瓜葛。這一切,都是時代使然。我們不可能超越時代,一枝獨秀。我們這些時代與曆史的“舞者”,從來都在潮中激蕩,從來都敢於承擔。這是雜文人應該具備的精神與品質。近年來寧夏的雜文界比較活躍,短短三年多時間裏,寧夏雜文學會已經編輯出版了包括《美麗的謊言也是謊言》《雜文:寧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樁:寧夏雜文新人作品選》《寧夏女雜文家作品選》“二十一世紀寧夏雜文叢書”等五本(套)書籍,一些雜文作者出了自己的集子,發表於報刊的雜文更是無以計數。寧夏雜文家的創作勢頭的確不可小視。

當然,我們不能盲目樂觀,輕狂驕傲。我們缺乏的其實很多,從我們的作品中就可發現不少問題。譬如視野還顯逼仄,文采尚露平乏,思想尚顯遲鈍、浮淺,語言不夠犀利。不過,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我們當然是充滿希望的。我們在充實提高,在奮力追趕。

這套叢書冠名為“第三極”,其含義有二:一是寧夏雜文近年來的發展態勢,已經被國內一些權威人士或莊或謔地稱之為“中國雜文的第三個中心”,“中心說”雖然不無褒獎之意,但於我們而言更多的卻是鞭策;二是寧夏雜文隊伍的發展,日益呈現出人才輩出、後繼有人的態勢,使我們感受到了第三代的強勁力量。因此,這一冠名我以為是貼切的,是符合寧夏雜文創作現狀與發展前景的。

在這套叢書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張不狂、馬自軍他們的後生可畏,也為王塗鴉、牛愚、劉民、周旋他們的持之以恒、“寶刀不老”而感到欣慰。無論是《馬後炮》《杯中窺人》,還是《思想雜碎》《享受苦難》,其中的許多篇什都無不呈現出作者的犀利與睿智、幽默與厚實。他們並無取悅讀者的刻意,亦少把玩文字的虛情,其思想性雖不無淺薄,但落腳點卻特別紮實,是植根生活、順應時代發展的激揚文字。這些書中的作品,有被《雜文選刊》選載的,也有榮獲寧夏雜文曆屆大賽各類獎項的。從這些飽蘸濃情的字裏行間,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寧夏雜文作者對祖國的大愛,對事業的信心,對民族的厚望。

我們相信,充滿勃勃生機的寧夏雜文隊伍,會擔當起自己的時代責任與曆史使命,會更加關注國運民生,更加成熟,新麵頻開,更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