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是伴隨著手機的廣泛使用而出現的一種新的社會文化現象。短信騷擾,則已從單純的使用功能轉化成了一種毒化社會空氣,幹擾人們正常生活秩序的違法行為。大凡有手機的人,恐怕都有過共同的經曆和感受,在享受快捷方便的信息交流之喜的同時,也深受垃圾信息騷擾之苦。如果曾因輕信“中大獎”之類信息公然上當受騙,那近來不時收到“銷售黑車、槍支”,甚至“替你報仇消災”之類的信息,更使人毛骨悚然,心驚肉跳。因信息網絡的虛擬化特性,人們在遭遇騷擾信息的“侵犯”之後,要麼忍氣吞聲,自認倒黴,要麼無可奈何,不了了之。近日得知,從2006年3月1日正式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對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拘留罰款。無疑使我們從無奈中看到了希望。
其實,隨著手機應運而生的短信,作為高科技時代的產物,是人類通信方式和話語方式的一次革命性改革。它克服了地理位置的障礙,縮短了人們心靈之間的距離,使得遠隔千山萬水的人們,通過手機頃刻之間便可互致問候,互通信息,抒發情感。其風行之快,傳播之廣,已使“千裏眼”、“順風耳”的神話變成了現實。毋庸置疑,隨著社會的發展,短信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佐餐。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如同世界上所有事物一樣,當短信開始融入社會生活的那一刻起,就表現出了對社會有利和不利的兩麵性,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各色人等,信念不同,文化有別,環境各異,決定了在浩如煙海的短信中,必然魚龍混雜,精蕪兼存,良莠俱有。那種清新健康、積極向上、幽默詼諧、品位高尚的短信,使人們從一聲聲叮嚀中得到啟示,從一聲聲鼓勵中汲取力量,從一聲聲祝福中感受溫暖,從一聲聲警示中引起自律,確實起到了陶冶人的情操、優化社會心態、反撥不正世風的作用,成為群眾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激勵的重要教育資源。而那些無聊鄙俗、低級趣味的“黃色段子”,不講政治、不負責任的“灰色笑話”,無中生有、惡意攻擊的“黑色新聞”,則是汙染社會空氣、吞噬人們靈魂的精神鴉片,不利於社會的安定和諧。對“有色”短信負麵影響的危害性絕不可低估。
現實生活中,由短信引發的社會矛盾日趨增多,因騷擾短信而訴諸法律、對簿公堂也不少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頒布施行,為我們維護自身權益、懲治短信騷擾提供了法律武器。但是,健康短信與有害短信共同存在的長期性,決定了騷擾與反騷擾的爭鬥將會長期進行下去。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騷擾短信也必然會不斷進行花樣翻新,從而增加了抗幹擾和治理懲處的難度。這就需要科技部門、電信部門、公安部門,以及社會各方麵的力量聯合起來,把行政手段、教育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綜合治理,共同構建懲治騷擾短信的巨大網絡和有效機製,有力遏製不良短信的侵害,還信息世界一片純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