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生婆墜樓而亡,其實已經預示了閣樓中發生了不可知的變故。杜月仙臉色大變,飛快越眾而出,沿著樓梯飛奔而上。
這時,樓下所有人都同時見到了閣樓中的火光。
火苗出現,立刻便一發不可收拾,整個閣樓在短短的瞬間,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奔到二樓走廊的杜月仙,被一股濃煙嗆得掉頭就跑,回到樓下時仍然氣喘噓噓。她顧不上喘息,轉身一迭聲衝著看熱鬧的人大叫:“失火了,快來救火。”看熱鬧的人大多是琴海書寓的常客,杜月仙既然發話,大家不能不給麵子,便一起亂碌起來。有的去找可以盛水的器具,有的奔到前院大聲呼叫。
火勢太大了,根本不容人近前,潑上去的水無異於杯水車薪。
樓下的杜月仙已經連續發出絕望的哭嚎,琴海書寓是她一生經營的成果,而今,即將毀於一旦,她此刻已是肝腸寸斷。她不明白,好端端的閣樓怎麼會起火,還有,薄荷和京洛還在閣樓之上,薄荷倒還罷了,若京家大少在琴海書寓出了什麼意外,那京家一定不會放過她。
得罪了海城京家,她勢必無法再在海城立足。
火愈發洶湧,杜月仙已經癱軟在地上。來救火的人這時也都丟了手中的木桶臉盆,遠遠地注視著燃燒的木樓。
火整整燒了一夜,看熱鬧的人群漸漸散去,樓前隻剩下杜月仙與琴海書寓的女人。杜月仙已經哭得啞了,她被兩個女子架住胳膊,滿臉涕淚。
黎明時分,火勢漸漸微弱,早起的附近居民,一齊湧了進來。木樓已經坍塌下來,接生婆的屍體仍然仰臥在樓前,那血一樣的身體,讓許多人都有了觸目驚心的感覺。
又過了大約兩個時辰,臨近中午的時候,木樓的火終於熄滅,木樓也變作了一片廢墟。杜月仙哭得都快昏死過去,一夜不眠加上心力憔悴,讓她驟然間蒼老了許多。
火滅之後,便有人戰戰兢兢前去察看。京家的人此刻也得到消息,派了人前來尋找京家大少。
薄荷與京洛在大火中消失了,挖掘廢墟用了整整兩天時間,挖出幾具骸骨,但身形卻與薄荷與京洛全然不同。
京家大少與琴海書寓頭牌妓女消失一時成為海城最大的新聞。
琴海書寓老鴇杜月仙大病一場之後,花重金重修浣花樓。浣花樓建成之日,戰爭的硝煙不可避免地出現在海城。荷槍實彈的倭寇隊列整齊地在海城的街道上行走,肩上閃亮的刺刀讓人覺出了一種深入骨髓的恐懼。
京家大少與琴海書寓頭牌妓女消失便成為一件無關緊要的事了。
因為日本人的到來,琴海書寓的生意更見紅火,老鴇杜月仙也很快就將浣花樓失火的事拋在了一邊。但有些時候,忙碌了一夜的杜月仙在清晨失眠,她的腦海裏偶爾會閃現一些困繞她許久的問題。京家大少在琴海書寓失蹤,為什麼京家的人不聞不問?更重要的一點是,好好的浣花樓怎麼會失火?還有京洛與薄荷究竟去了哪裏,他們的孩子是隨同他們一道喪命於大火之中,還是與他們一塊兒神秘地消失?
杜月仙七十歲亡故之前,這些問題忽然又出現在她腦海裏。因為得不到答案,她死不冥目。
杜月仙七十歲時,已是公元一九七六年。那時中國大地上,正在轟轟烈烈進行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沒有人在意杜月仙的死亡,她是在被剃了癩痢頭遊街示眾時突然倒地的,很多人都聽到了她臨終前的一聲呼叫。叫聲極其淒厲,那麼多人聚在一起研究了好長時間,才弄清她最後一句話的內容。
杜月仙臨終前叫出的是四個字:大頭娃娃。
沒有人知道大頭娃娃的來曆,因為時過境遷,一九三七年發生在海城的那場大火,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裏。但是,“大頭娃娃”四個字,還是讓許多人覺出了恐懼。因為大頭娃娃的傳說,在海城已經流傳許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