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醫道得徒(1 / 2)

緊靠“龍呤閣”東側石壁下有一石砌小屋,小屋坐北朝南,東西各有一室,居中為正堂。有一古姓老道士居住在其中。

竹獵山下周圍村鎮的人俱不知老道士是何時居住在此地的,年事有多高,隻知道老道士醫術高超,時常下山行醫。老道士生性詼諧,周圍村鎮的人稱其為“古醫道”。

據爺輩的人說,老道士有真功夫。一九四二年,日本兵想從仙霞關入閩,途徑峽口時,有一小隊日本兵聽說竹獵山上有古寺,便想到古寺中去搶奪。老道士空手迎敵,製住日本兵。後這些日本兵被躲在山上的村民用亂石打死。

古老道有沒有武功,小輩們不得而知。但觀古老道白發蒼蒼,臉色紅嫩,身體健朗,近千米高的竹獵山,上山下山,身輕如燕,其修身之道便可想而知了。

十多年前的一天,竹獵山下的村民發現古老道懷抱一剛出生月餘的嬰兒,咧著嘴笑嘻嘻地向正哺育孩子的村婦討要母乳。村民問及孩子的事,古老道總笑逐顏開地道:“不可說,不可說,此乃天意。嗬嗬,吾道有人矣!”

竹獵山,石砌小屋內。古老道看著正熟睡的嬰兒喃喃輕聲道:“小子,既然三豐祖師把你送到貧道手上,足以證明你與吾道有緣。老道吾人稱“古醫道”,從今往後你就隨貧道姓古,叫“逸道”如何?”熟睡中的嬰兒仿佛聽懂似的,在睡夢中竟然流落出笑意。

古老道大喜道:“嗬嗬,小子,喜歡就好!既然如此,貧道就再助你一臂。”言罷,便將嬰兒的衣物褪去。隨後在旁邊桌子上拿過一小捆繃帶,將嬰兒的手和腳綁定並在床上固定好。

這時,老道笑顏已盡失,臉上顯得無比嚴肅,徒見得老道深深地吸了口氣,緊接著抬起右手,用右手食指按在嬰兒的曲骨穴位置。輸出一道細流慢慢地從曲骨穴開始,經中極穴、關元穴、石門穴、氣海穴、陰交穴、神闕穴、水分穴、下腕穴、建裏穴、中腕穴、上腕穴、巨闕穴、鳩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宮穴、華蓋穴、璿璣穴、天突穴、廉泉穴,最後至承漿穴。而細流每經過一個穴位時,該穴位就會鼓動一下,而嬰兒也會微微地皺一下眉頭,直到細流到達承漿穴時,嬰兒才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此時,老道才呼出一口氣,收起了按在嬰兒承漿穴的食指。

鬆開綁著嬰兒的繃帶,老道抱起嬰兒,一手按在嬰兒的承漿穴位置,輕輕的揉了一會兒,嬰兒才止住了哭泣並又睡著了。

老道又將嬰兒輕輕地臥放在床上,取過繃帶,如法炮製又將嬰兒固定在床上。抬起右手食指按在嬰兒長強穴位置,小心翼翼地輸出一道細流,慢慢地從長強穴開始,經腰俞穴、腰陽關穴、命門穴、懸樞穴、脊中穴、中樞穴、筋縮穴、至陽穴、靈台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啞門穴、風府穴、腦戶穴、強間穴、後頂穴,最後至頭部百會穴。而細流每經過一個穴位時,每個穴位就會鼓動一下,而嬰兒也會微微地皺一下眉頭,直到細流到達百會穴時,嬰兒才又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此時,老道才又呼出一口氣,收起了按在嬰兒長強穴的食指。

鬆開綁著嬰兒的繃帶,老道抱起嬰兒,一手按在嬰兒的百會穴位置,又輕輕的揉了一會兒。待得嬰兒止住了哭泣,老道看著滿眼淚花的嬰兒道:“小子,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老道吾修煉了幾十年,才打通任督二脈,晉級先天之境。你小子才出生月餘,任督二脈雖還未堵塞,但能得老道相助,時常疏通,對你以後修煉可謂事半功倍。更甚是,你小子體內還留存有一縷先天真氣,已讓老道將之留存在你小子的下丹田中。以後老道隻需每次引導這縷真氣運行於任督二脈即可,可省了老道不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