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管人先管己這是人才管理的內在要求。管理者不僅具有管理下級的職能,而且還應接受下級的監督。管理者隻有把自己首先列入被管理的範圍,把自己放在被管理的位置,才能充分理解被管理者的要求和願望,才能真正取得管理自主權。《論語》中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隻有管理者自身立得正,行得端,率先垂範,才能在員工中產生一種心悅誠服的感召力,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幫,才能更好地約束各級管理層的行為,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

律人必先律己孔夫子曾對魯哀公說:“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唐太宗李世民則說:“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律人必先律己,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想管好別人,首先要管好自己。

管人先管己現在很多的管理者,總是一味地去要求員工,卻放縱自己。事實上,一個沒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是絕對沒有能力管好別人的。如果領導者做不到律己,就會使員工逐漸失去對自己的信任。

井植薰常說:“不能製造優秀的自己,怎麼談得上製造優秀的人才。優秀的領導人才能製造出優秀的人,再由優秀的人去製造優秀的商品、更優秀的自己和更優秀的他人,就是三洋的特色。”

井植薰的這種極度體現自律精神的經營哲學,感染了三洋公司的全體員工。他是這麼說的,更是這樣做的。1969年,接替了三洋的董事長、總經理職位後,他從來不為自己格外製定什麼標準,要求別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公司的規章製度,也是極力遵守,從不縱容自己越軌。例如,當時三洋公司推出的力戒“去向不明”政策,井植薰就帶頭遵守。當時還沒有手機等先進的通訊設備,一旦有什麼緊急的事情要找什麼人員,而他不在公司也不在家,沒人知道他的去向時,往往會誤大事。所以,針對這一情況,井植薰要求所有的人員外出,必須讓公司知道。井植薰每次外出,必定讓公司的其中一個人知道他的去處,即使是私事也不例外。這樣,這項製度,就在當時的三洋公司推行開來,全體員工沒有任何怨言。

井植薰要求員工盡力為公司考慮。他認為,如果一個職工下班後一步跨出公司就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那他一輩子也不可能被提升到重要的職位上。員工應該站在更高的層次上來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在這一點上,井植薰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對於他來說,一天除了睡覺之外,其餘時間都在考慮公司的事情。

井植薰在教導員工“如何做”時,總是要求自己能率先做到,正像他在一次談話中所說的那樣:“領導者如果以為公司的規則,隻是為普通員工製定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它應該是公司全部的人都必須遵守的規矩,包括部門經理、總經理、公司總裁、董事長等等高層領導人。如果因為自己是高層領導,下麵的事有人代替去做,就以為遲到幾十分鍾無關緊要,那是絕對行不通的。大家都聽過‘上行下效’吧?前麵有榜樣,後麵就有跟隨者。這種模仿,長久如此便會造成公司上下的懶散作風,這足以讓一個前景大好的公司麵臨失敗的深淵。”

有一次,一位記者問他:“您現在年事已高,還以身作則,會不會太累?”

井植薰回答道:“再累也得堅持啊!不以身作則,對部屬就不可能有號召力和感染作用。我作為三洋的董事長、總經理,在國內有7萬雙眼睛盯著我看,大家都在注視我的行為,我必須得謹言慎行,不能有半點失誤。”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員工隨時隨地都在看著領導。正是井植薰這種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的表率精神,讓三洋公司的員工,都不滿足隻做好本職工作,從而使每一個提升的人,都成為大家的榜樣;榜樣又嚴於自律,努力影響著別的員工,使大家都成為“優秀的人”;“優秀的”三洋人,又生產出“優秀的”三洋產品,三洋企業才得以取得輝煌的成就。

無數事實證明,管理者必須注意自身修養,行動要以身作則,先正自身再去影響他人,進而率領員工去開拓進取。

史蒂?鮑爾默是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在這個卓越的企業中,如果說比爾?蓋茨是戰略家,那麼鮑爾默就是行動家,而且,這個行動家的執行力是無與倫比的。而這無與倫比的執行力,就是靠他的自律來維持的。鮑爾默在工作上異常嚴厲,但他並不是那種隻會嚴格要求別人的領導者,他深諳律人必先律己的道理。他要求別人努力工作,也是先從自己做起,他本身就是個典型的工作狂。

同時,他還認為,如果一個經理人經常說空話,每次說出來的都隻是一些理論,就不可能得到員工的尊重。要員工做到的,自己就必須先做到。所以,在微軟沒有高高在上這類的管理層級,也沒有具體什麼事都不做,隻分派員工去做的純管理經理。

勤奮,一直是他實踐管理的原則。他要求微軟的經理人,對公司的事務要了如指掌。所以,他孜孜不倦地關心著微軟的每件事情、工作的每個環節,成為了員工的榜樣。

史蒂-鮑爾默提倡家庭式的管理,他要求所有的上司都關心員工,讓員工感覺到微軟是一個大家庭。他從不忽視自己的責任,在生活上很關心員工,他經常提醒員工不能因為工作而透支自己的健康,又親自下令人力資源部門和各級主管製定切實可行的康樂保健措施,保護員工的健康。他認識每一個微軟的員工,能專注地傾聽別人的意見,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重要,讓微軟形成了一種親密無間的家庭氛圍。全體中層領導者在他的帶動下,都非常關注員工的生活,比如員工家裏有事情,像交電費、水費、交通罰款單等,沒有時間的話,可以讓公司代繳;員工有一些困難,需要公司時,公司會馬上幫助解決。

任何一家企業想要成功,都必須有一個像史蒂?鮑爾默這樣嚴於自律的領導者。他們就是他們自己最嚴格的監督者,無論什麼要求,都先從自己做起。這種自律,最能讓員工受到感染,最能幫助領導者建立威信。這也正是三洋公司的總裁井植薰“欲善人先善己”的精髓所在。

由山羊領導的獅子是永遠也打不過由獅子領導的羊群的。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不能隻滿足於分派任務,一定要身體力行,嚴於自律,才能帶領公司突破困境,實現公司的目標。所以,領導者一定要知道律人必先律己。己不正,焉能正人?

管人先要管好自己的脾氣工作管理中,員工有些錯誤著實讓人無法容忍,管不住自己脾氣的管理者往往以發脾氣的方式表達不滿。但大多數情況下發脾氣不起任何作用,錯誤仍然會持續地犯下去。

下屬在工作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因為工作馬虎犯下不該犯的錯誤,有的雖經你再三警告仍不斷出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這個問題上,管理者要從方圓管人的角度去考慮,能不發火盡量不發火。

在工作中,各種問題的出現往往是因為溝通不到位或者配合不協調造成的,也可能是因為員工沒有正確的知識和適合的工具來完成這項工作,或者是由於員工在工作中的疏忽大意、沒有認真負責造成的,但是,無論如何,這些事情已經發生了,如果真的不是非發火不可的話,還是認真地考慮一下解決方案。假如上司總是為此勃然大怒,那麼下屬也就會喪失嚐試改正自己的錯誤或采用新方法的主動性。如果上司總是這樣容易發火,那麼,在以後的工作中,員工就可能會隱瞞事實或者假裝認為事事順利,結果隻會使工作變得更加糟糕。

作為管理者,你必須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一些任務的執行結果可能會失敗。因為在任務的分配過程中,有些誤解便已經產生,接受任務的員工也可能忽略細節;在任務的執行過程中,一些員工也可能缺乏執行任務所需要的資源,使得執行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所以,你不能祈求一切工作都順利地進行,任務分配過程中的誤解和任務執行的中斷會使你不能按時以滿意的方式提交工作,這些都是你應預料到的。

所以,管理者在遇到上述問題時,應該告訴自己:先別發火,等等看。也就是說,在你做出行動之前一定要冷靜,讓員工相信即使代價最高的錯誤也不會使你們的關係破裂。你平靜的、頭腦清醒的反應告訴他們:錯誤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正視它,並找出解決的辦法。

你願意聽到員工向你傳遞的任何消息,包括好的和壞的,這和俗話說的 “沒有消息便是好消息”恰好相反:沒有消息便是壞消息。因為,管理的實施需要你和你的員工保持很好的溝通和交流,而發火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當你已經收集到足夠的信息,確信自己已經正確了解了所發生的事情之後,不要急於去責怪你的員工,他們也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如果你住這個時候去詳細評論這個錯誤,可能會使問題激化。在問題發生之後,情況可能會是一團混亂,或者至少在你和員工的心中是一團混亂:在這個時候,即使是員工犯了錯,你也不能馬上就做出判斷或憤怒地表達你的失望之情,因為現在是想辦法補救錯誤、解決問題的時候,忙於責怪你的員工隻會白白地浪費時間。鼓勵你的員工想辦法,或者和你的員工一起想辦法,“一下一步該怎麼辦?”“如何才能盡快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大限度地彌補損失?”當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你就能夠比較輕鬆地和你的員工來討論以前犯的那個錯誤了。如果你的員工僅僅是偶然犯了一個錯誤,而不是經常性地犯這樣的錯誤,或者,錯誤的發生不是私人的原因造成的,那麼,在他認識到錯誤之後,你要做的僅僅是讓他保證以後小心不再犯,從教訓中總結經驗,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