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3 / 3)

從表麵上看,授權好像就意味著放棄控製。因為授權會讓管理者對工作和局麵的控製發生質的變化——退後了,實則不然,授權是為了更好地控製。

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公司不斷成長,生命持久,就必須參透“一手軟,一手硬,一手放權,一手控製”的授權之道。隻有參透這一授權之道,才能完成授權實施者與工作控製者的角色轉換,隻有完成這一角色轉換,授權才能真正走上合理、有效的運行軌道。

51歲的高爾文是摩托羅拉創始人的孫子。1997年,他接任CEO時,就采取充分授權,他認為應該完全放手,讓高級主管充分發揮能力。

然而自2000年以來,摩托羅拉的市場占有率、股票市值、公司獲利能力連連下跌。摩托羅拉原是通訊器材界的龍頭,市場占有率卻隻剩下13%,諾基亞則占35%;股票市值一年內縮水72%;2001年第一季度,摩托羅拉更是創下了15年來第一次虧損記錄。

產生這個結果的最大原因,就是高爾文過於放權,拖延決策,不能及時糾正員工出現的問題。有一次,行銷主管福洛斯特向高爾文建議,把業績不好的廣告代理商麥肯廣告撤換掉。但高爾文對麥肯廣告的負責人非常信任,所以遲疑了很久,表示應該再給對方一次機會。結果拖了一年後,麥肯持續表現不佳,高爾文才最後同意撤換。

充分授權本是好事,但授權後不管不問,在發現錯誤後還拖延糾正、優柔寡斷,對企業是有非常大的殺傷力的。在摩托羅拉失敗的衛星通訊銥星計劃上,這一點得到了充分的證實。衛星計劃平均每年虧損2億美元,但高爾文卻遲遲沒有叫停,給摩托羅拉帶來了重大損失。

除此之外,高爾文放手太過,根本不會適時地掌握公司真正的經營狀況。他一個月才和高階主管開一次會,在寫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談的也隻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就算他知道情況不對,也不願幹涉太多,以免部屬難堪,這都明顯屬於授權失誤。

摩托羅拉曾推出一款叫做“鯊魚”的手機。還在討論進軍歐洲的計劃時,高爾文就知道歐洲人喜歡簡單、輕巧的機型,而鯊魚體型厚重而且價格昂貴,高爾文卻隻問了一句:“市場調研結果真的表明這個項目可行嗎?”行銷主管說:

“是。”高爾文就沒有再進一步討論,而讓經理人推出這款手機。結果“鯊魚”手機在歐洲市場節節敗退。

還有一次,摩托羅拉公開宣布,要在2000年賣出1億部手機,而銷售部員工幾個月前就知道這一目標根本不可能實現,隻有高爾文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狀況,最後當然還是失敗。

一直到2001年年初,高爾文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他害怕摩托羅拉的光輝斷送在他的手上,於是開始進行調整。他把組織重整,並開始每周和高層主管開會,改變自己“過於放權”的作風,才扭轉了摩托羅拉公司發展的頹勢。

高明的管理者,會對授權任務進行恰當的控製,使自己能隨時掌握任務的進程,在最恰當的時刻,選擇最恰當的方式,把跑偏的馬拉回到最正確的軌道上來。

但是,許多管理者卻常常忽略這一點,結果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這絕非危言聳聽,隻要環顧一下四周就能看見,有多少優秀的銷售員,被升為管理者後,就無人問津,任憑他們自生自滅。

所以,管理者在把權力下放給合適的員工後,要想讓他們有出色的表現,還要懂得“扶上馬,送一程”。通過“送一程”,確保合適人選與他的合適位置上升到珠聯璧合的至高境界,讓授權取得成功。

在授權後,管理者除了需要說:“現在,你可以放手去幹了。”還需要告訴員工:“如果有需要,就來找我吧!”更明確一點來說,管理者交代一項任務給員工後,並不代表他的責任就已經完成了,還應該負起另一項重要職責——給予員工適時的幫助和指導。

不要用權力收拾人不顧員工的立場、強製命令的方式,是身為管理者要絕對避免的。因為,這樣隻能徒然增加員工反抗的心理,而收不到好的效果。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小故事:

一隻山羊爬上一農家的高屋頂上,屋下有一隻狼走過。山羊以為自己居高位,野狼莫奈它何,便罵它:“你這傻瓜,笨狼。”狼於是停下來說:“你這膽小鬼,罵我的並非是你;而是你現在所站的位置。”

用這則故事來諷刺上麵所述的管理者,真是最恰當不過了。

有一些管理者,尤其是那些升遷快速的管理者,難免會自命不凡而盛氣淩人。其實,你的升官很可能隻是由於運氣特別好,或者按順序輪到你,然而,有些人卻以為是自己才能及努力所賜,難免產生一種狂妄自大的心理。此種人常以其頭銜自豪,喜歡用權力壓人,或妄發言論或任意否決,平日好管閑事,走起路來神氣十足,儼然不可一世。

“年輕人應多學習,像我當年是特別愛動腦筋的。”

“最近人才愈來愈少,愈來愈差勁。”

這種人就喜歡如此數落別人,借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員工們盡管表麵不敢吭聲,但心裏著實不是滋味。

某公司的部長,向其下屬郭科長發出命令,要增建一間辦公室,必須馬上出設計圖。於是郭科長與其部屬犧牲了星期假日,終於趕出一張詳細的設計圖。星期一早上準時交到部長手中,沒想到部長卻說:“這件事你不必做了,因為星期六我自己做了一下,結果還很不錯,所以把你的設計圖拿回去吧!我的圖就在這兒,你拿去實施好了。”

郭科長回去後,深覺對下屬有無限歉意,然而又不好意思向他們說明。自此後,下屬均不再聽其指揮,甚至在背後說他無能。

一個真正優秀的管理者,絕不會依靠權力壓人行事,再說,下屬本身也知道要敬重上司,那你又何必處處表現出你的權力呢?

可是有些管理者,當其下屬不按照自己的意見行事時,往往不願花點時間與下屬商談一下,以取得一致的觀點,而是馬上搬出權力,以此操縱下屬。即使他不是用很強硬的態度,但此種行為即明白表示,他不相信下屬的能力。

“要相信下屬”,這是最重要的。當你期待下屬有所表現時,第一步你要相信他的能力。

一個忙碌的工作單位,任務往往會一件接一件的來。此時若要指示下屬,隻能象征性地揭示重點,而無法顧及到全麵的解說。

“請在明早以前寫好這份報告。”

“那件事你和對方商量好了嗎?若可以的話,就馬上到××政府機關去申請。”

在平時,下屬通常有他自己的行事計劃,當上司突然下達指示時,他不得不將原來的計劃加以調整,或刪去一部分,或追加一部分。假如這隻是偶爾的現象,倒也無所謂,若是經常發生,下屬難免會心存不滿。因此,當你下命令給下屬時,不妨多加幾句話。

“我知道你現在很忙,很不好意思!不過……”

“我想你可能頭一次做這樣的工作,不過……”

說這些話對你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卻能讓下屬感到你是站在他的立場著想,而心甘情願地讓步。用強硬的命令不如用上麵這些語言,更能讓下屬為你效力。

無論多不可靠、多無能的下屬,一旦你命令他工作,就不可輕視他的能力。對他的努力行動應盡量給予援助,即使自己有好的構想,也要放在心裏,在下屬提出比自己更好的提案前,要耐心地幫助他們,給予他們意見和忠告。不要踞官自傲、盛氣淩人,不屑以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