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總統是老肯尼迪的第二個兒子,大兒子1944年戰死。他的三兒子羅伯特·肯尼迪,曾是肯尼迪政府的司法部長,他以維護人權著稱,在黑人和墨西哥人中頗孚眾望。在職44個月內,致力於抑製種族主義者對有色人種的迫害,遏製種族衝突,打擊犯罪組織,搜集證據判處卡車司機聯合會領袖霍法有罪。在他的哥哥被刺死之後,1964年紐約州選他為參議員,1968年3月,他宣布競選總統,在競選過程中,6月5日午夜在洛杉磯被一個阿拉伯移民刺死。老肯尼迪的第四個兒子愛德華·肯尼迪,表明要繼承他兩個哥哥的遺誌。在他的三哥被謀殺後,他在電視裏發表演說:“躲避並沒有平安,對我是如此,對今天在這裏的我們當中的任何人都是如此……我要像先我而去的哥哥們一樣,匡正江河日下的世風。”他曾任馬薩諸塞州的眾議員,後飛機失事背部受傷,失去參議員的位置。1969年以壓倒優勢再次進入參議院,他宣布參加1972年的總統競選,1969年7月18日晚,與女伴駕車去查帕奎迪克島度假,中途發生車禍,女伴淹死,他因擅離現場有罪,受到輿論的譴責,他不得不放棄1972年的總統競選。不知他的作為是不是也屬“江河日下的世風”。從查帕奎迪克的那個不幸的夜晚開始,肯尼迪家族在美國政壇中消失了。
這是一個聲名顯赫又充滿血淚的家族,我想有一天,會在肯尼迪藝術中心演出一部有關肯尼迪家族的大戲。由此觀之,美國的民主政治也不都是花好月圓,刀光劍影、血淚斑斑的事情並不罕見。肯尼迪總統之死至今疑團種種,仍然是新聞界關心的熱點。至於肯尼迪和好萊塢女星瑪莉蓮·夢露的英雄加美人的傳奇故事既浪漫得像中國的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一樣流傳甚廣,又時常閃現出令人恐怖的影子。有消息說,夢露在30年前並沒有死,而是一位替身女性的屍體蒙騙了社會大眾。那條消息還說夢露現在居住在澳大利亞一個偏僻的小城鎮,隱姓埋名過著默默無聞的簡樸生活。我問美國朋友,有這種可能嗎·他們說,美國政治太複雜,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在美國民間,肯尼迪的威信一直很高,不僅是因為那神話般的傳說,主要是因為肯尼迪的高昂情緒給華盛頓和美國民族帶來了極大的希望和不顧一切勇往直前的勇氣。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在任美國第35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的美國同胞們,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自己的國家做些什麼。”他是在最後一刻把講話稿中的“願”字改為“能”字的。這句話曾鼓勵了許多美國青年人,成為一代人的一種精神。
肯尼迪死後,被葬在華盛頓的阿林頓公墓,那黑色大理石的墓碑上,刻著的還是那句話:“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自己的國家做些什麼。”大概為了證明肯尼迪精神的不滅,在他的墓前有一個圓孔,日夜燃燒著一把火。後來政府無力承擔這筆巨大的燃料的費用,準備熄滅長明火;再後來,社會募捐這筆燃料費,過一段時間社會捐助寥寥,長明火又要熄滅了;沒有辦法,肯尼迪家族自己出錢,讓長明火又著了起來。
訪問日程很滿,我們無暇光顧鬆林中的阿林頓公墓,不知肯尼迪墓前的長明火長明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