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薏苡仁
薏苡仁又有薏珠子、薏米、薏仁、苡仁、苡米、六穀米、藥玉米等名稱,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福建、河北、遼寧。秋季果實成熟後割取、收集。以粒大、飽滿、色白、完整者為佳。
【性味歸經】
甘淡,涼。入脾、肺、腎經。
【成分】
薏苡仁中含蛋白質16.2%、脂肪(係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肉豆蔻酸、亞麻酸的甘油脂和類脂類的糖脂和磷脂)4.6%、糖79.1%、維生素B1(330微克/100克)。尚含氨基酸(為亮氨酸、賴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薏苡脂、薏苡素、腺苷、阿魏酰豆甾醇、阿魏酰菜籽甾醇、薏苡仁多糖、中性葡聚糖、酸性多糖和磷、鈣、鐵等元素。
【功用主治】
(1)健脾、補肺、清熱、利濕。治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瘺、肺癰、腸癰、淋濁、白帶。
(2)薏苡仁內含有多種美容功能因子,能祛斑除皺、細嫩肌膚並能防止皮炎、扁平疣、痤瘡等皮膚疾患。
【文獻摘要】
(1)《本草綱目》:“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
(2)《本經》:“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久風濕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
(3)《別錄》:“除筋骨中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薏苡仁中所含的甾醇,對皮膚有很好的滲透性,可以保持皮膚表麵的水分,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抑製皮膚炎症,可防日曬紅斑及皮膚老化。
(2)薏苡仁中所含的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特性,因而能降低血液的黏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供氧循環。皮膚因吸收充分的營養而使人麵色紅潤、肌肉豐實、容顏常駐。
(3)薏苡仁中所含的三萜類化合物,能擴張血管和外周的毛細血管,使血管富於彈性、增加活力,經絡被疏通,使血管通暢,肌膚因吸收足夠的營養和新陳代謝而潤澤。
(4)薏苡仁中不飽和脂肪的甘油脂部分,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
(5)薏苡仁中所含的鐵,能增強造血功能。皮膚從充足的血液中吸收所需的營養而滋潤。
(6)薏苡仁中所含的精氨酸,能促進膠原組織合成,對皮膚起愈合、修複作用。
(7)經試驗證實,薏苡仁浸出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穩定炎症細胞的細胞膜。
(8)經試驗,薏苡仁的乙醇提取物為一種有效的抗菌劑。由此證實薏苡仁具有抗菌作用。
(9)薏苡仁中的薏苡仁油和薏苡仁素對肌纖維收縮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用法用量】
(1)藥用:10~30克,煎湯或入丸、散,內服。
(2)食用:薏苡仁通常作為食物,但亦是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同源”品種食物。可單獨食用,亦可添加在其他食物內食用。
【美容食譜】
(1)薏苡仁60克,與大米混合煮飯或粥吃。每日1次,連續食用,能治療扁平疣,以痊愈為止。
(2)薏苡仁30克,煮熟或蒸熟後食之。每日一次,連續食用兩個月,輕者可祛黃褐斑、老年斑;重者繼續食用至有效為止。
(3)將薏苡仁研磨成粉,每次飯前取10克,用沸水衝泡並加蜂蜜調味,當茶飲用。連續半年,可使粗糙的皮膚變為細膩嬌嫩,光彩照人。
(4)薏苡仁為古今中外公認的美容食物,商家如能生產以薏苡仁為主要原料的薏米糕、薏米餅幹等美容食品,定能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而購買食用。
上述食譜,除同時具有祛斑除皺、細嫩肌膚、防止皮炎、扁平疣、痤瘡等外,還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抗腫瘤等多種功能。
【宜忌】
(1)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轉筋,脾虛無濕者忌之。
(2)妊娠禁用。
2.黑芝麻
黑芝麻又有黑脂麻、胡麻、油麻、脂麻、巨勝等名稱,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種子。主產四川、山東、山西、河南等地,其他各地亦產。8~9月間果實呈黃黑色時采收。以個大、色黑、飽滿、無雜質者為佳。
【性味歸經】
甘,平。入肝、腎、脾、肺、大腸經。
【成分】
每100克黑芝麻含水分2.5克、蛋白質21.9克、脂肪61.7克、糖4.3克、熱量2763千焦、粗纖維6.2克、鈣564毫克、磷368毫克、鐵50毫克和微量元素錳、鋅、銅、硒。
黑芝麻所含的油主要為油酸(約48%)、亞油酸(約37%)、棕櫚酸、花生酸、二十二酸、二十四酸等的甘油脂和芝麻素、甾醇、芝麻林素。此外油中還含有芝麻酚、維生素E和0.56%的卵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