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具有美容功能的肉、蛋、山珍海味(2)(1 / 3)

(2)食用:煮湯、炒菜、涼拌皆可。

【美容食譜】

(1)銀耳浸泡後,用文火煎煮至爛,加白糖調味,喝湯吃銀耳。

(2)銀耳加調料,涼拌佐餐。

(3)銀耳與黃豆共煮,帶湯食之。

(4)用水發銀耳30克、黃瓜片30克及鹽、味精、料酒、醬油調味品,燒成銀耳黃瓜片湯。

(5)銀耳、蓮子肉各15克,文火煮爛後加冰糖適量,做成銀耳蓮子羹。

上述食譜,除能祛斑除皺、嫩膚美容、延年益壽外,還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止咳、降火、潤腸、補氣、和血、抗癌、強心、補腦、提神、壯身等功能,是一種珍貴的滋養性食品和著名的補藥。

【宜忌】

(1)舌苔白膩,痰濕內盛,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2)對銀耳過敏者不宜食用。

(3)銀耳變黃、根蒂有黴點,說明已變質,不能食用。

5.黑木耳

黑木耳又名木耳、雲耳、耳子,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實體。

我國東北、東南、西南各地均產,夏秋季采收。

【性味歸經】

甘,平。入胃、大腸經。

【成分】

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10.9克、蛋白質10.6克、脂肪0.2克、糖65.5克、熱量1280千焦、粗纖維7克、鈣357毫克、磷201毫克、鐵185毫克、維生素A0.03毫克、維生素B10.15毫克、維生素B20.55毫克、煙酸2.7毫克、維生素E少量。不含維生素C。

尚含微量元素鉀。糖中有甘露聚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葡萄醛糖及少量戊糖和甲基戊糖。幹木耳所含的磷脂為卵磷脂、腦磷脂及鞘磷脂。木耳中尚含甾醇,主要是麥角甾醇和22,23-二氫麥角甾醇。

【功用主治】

(1)涼血、止血、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治腸風、血痢、血淋、崩漏、痔瘡、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

(2)黑木耳內含有較多的美容功能因子,並能通過活血作用,消除麵部血瘀而生成的黑斑。

【文獻摘要】

(1)《隨息居飲食譜》:“補氣耐饑,活血。”

(2)《神農本草經》:“益氣不饑,輕身強誌。”

(3)《飲膳正要》:“利五髒,寬腸胃。”

(4)《藥性切用》:“潤燥利腸。”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體內一旦缺血,可出現麵色萎黃、皮膚幹燥、毛發枯黃等症狀。黑木耳中含有較多的鐵,能增強造血功能,使血液增多,因而可以避免或糾正影響容貌美麗的上述症狀。

(2)黑木耳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攝入量,有利於減肥。

(3)黑木耳中含有較多的煙酸,可避免皮膚粗糙增厚、脊溝明顯、彈性下降與萎縮。

(4)自由基是引起機體衰老及皮膚老化的主要因素,黑木耳中所含的維生素E,能清除自由基,減少脂質過氧化產物脂褐素的形成,維持正常細胞的結構比例,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具有較好的抗衰老作用。

(5)黑木耳中所含的維生素B2,能維持新陳代謝旺盛的上皮細胞的正常更新,可防止顏麵脂溢性皮炎、糠狀鱗屑和皮膚幹燥瘙癢。

(6)黑木耳中所含的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特性,因而能降低血液的黏度,促進血液循環,延長細胞生存時間,並增強造血功能。

血液增加和血液循環加強,皮膚從中得到了充分的營養,而使人麵色紅潤、肌肉豐實、生發烏發、容顏常駐。

(7)黑木耳中所含的甾醇,對皮膚有很好的滲透性,可以保持皮膚表麵的水分,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抑製皮膚炎症,防止日曬紅斑及皮膚老化,還有生發養發等功能。

按中醫理論,氣血充盈則麵色紅潤、肌肉豐實,皮毛潤澤、容顏長駐,而黑木耳具有補氣活血的功效(《隨息居飲食譜》),能通過補氣活血,使血液流暢,從而消除麵部血瘀而生成的黑斑。

【用法用量】

(1)藥用:10~30克,煎湯或研末內服。

(2)食用:涼拌、燒湯或炒、燴、燉食皆可,數量不限。

【美容食譜】

(1)將黑木耳25~50克,用沸水浸泡後煮熟,略加冰糖或白糖拌後食之。可祛斑、潤膚、減肥、抗衰老、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