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具有美容功能的“食品新資源”品種食物(1)(1 / 3)

1.人參

人參又有白參、紅參、野山參、吉林參、別直參、地精、土精、神草、黃參、血參、金井玉闌、孩兒參、鬼蓋等名稱,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和河北北部的深山中,遼寧和吉林有大量栽培。野生的稱“野山參”,栽培的稱“元參”。野山參5~9月采挖;元參9~10月采挖生長6年以上的人參。

由於加工方法的不同,有生曬參、刮皮參(白幹參)、原皮參、糖參(白參)、紅參、條參、尾參等成品規格。以質重、外皮皺紋細密、有香氣而微苦者為上品。

【性味歸經】

甘微苦,溫。入脾,肺經。

【成分】

人參根中含4%的人參皂苷Ⅰ-Ⅵ等,它們可以分解出人參二醇和人參三醇。其皂苷分子中組成的糖為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人參二醇和人參三醇都是三萜化合物。人參根中含揮發油0.05%,主要成分乃人參倍半萜烯(是人參特異香氣的來源),又含人參醇,參皮中也含人參醇。此外,人參根部尚含人參酸(係軟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亞油酸的混合物)、植物甾醇、膽堿、各種氨基酸和肽類、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蔗糖、幾種人參三糖、果膠等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泛酸及銣、鍶、鋅、鐵、鋇、錳、鈷、銅、鋁、鉬、硒、鎳等多種微量元素。

【功用主治】

(1)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複,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症。

(2)人參中含有多種美容功能因子,能養顏潤膚、祛斑除皺、生發烏發、延年益壽。

【文獻摘要】

(1)《本經》:“主補五髒,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2)《醫學起源》:“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肺脾胃中火邪。”

(3)《日華子本草》:“調中治氣,消食開胃。”

(4)《珍珠囊》:“養血,補胃氣,瀉心火。”

(5)《本草蒙鑒》:“定喘咳,通暢血脈,瀉陰火,滋補元陽。”

(6)《藥性論》:“主五髒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補五髒六腑,保中守神。”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人參中所含的人參根總皂苷,能顯著提高皮膚中羥脯氨酸的含量,使皮膚細嫩光滑,防止皺紋。

(2)人參中所含的蛋白質合成因子,能通過促進多聚脫氧核苷酸鏈(DNA)、多聚核苷酸鏈(RNA)及蛋白質合成,從而增加人體蛋白質含量,使肌肉豐滿和增加皮膚彈性。

(3)人參中所含的揮發油和氨基酸,無論內服或外用,都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皮膚得到所需的營養而滋潤細嫩。

(4)人參莖葉皂苷能顯著抑製肝組織和血液中過氧化脂質(LPO)的形成,並提高紅細胞中SOD的活性,以延緩細胞衰老,使容顏常駐。

(5)人參中的人參多糖能提高肌體免疫功能,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同時增加機體蛋白質、DNA及RNA的含量,並增加皮膚中膠原蛋白和羥脯氨酸的含量,使肌膚豐滿、結實、細嫩、富有光澤。

(6)人參中所含的維生素C,能消除黑色素的合成,既可治療黃褐斑、雀斑、壽斑,又能滋潤皮膚,增加肌膚的彈性。

(7)人參中所含的維生素B2,可防止口角炎、唇炎、顏麵脂溢性皮炎、糠狀鱗屑、皮膚幹燥瘙癢、脫發,對美容潤膚,十分有益。

(8)人參中所含的煙酸,可防止人體裸露部位伴有瘙癢和灼燒感的日光性紅斑,以免皮膚幹燥粗糙。

(9)人參中所含的銅,能維護皮膚和毛發的正常顏色與結構。

(10)人參中所含的鋅,除具有維持性器官和性功能正常等功能外,還能消除肌肉鬆弛、皮膚萎縮。

(11)人參中所含的硒,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抵抗脂質過氧化作用,能防止皮膚衰老。

(12)人參中所含的鐵,能增強造血功能;所含的錳,能參與造血機能。皮膚從充足的血液中得到所需的營養而滋潤,毛發也因此能正常生長。

(13)人參中所含的泛酸,有促進毛發再生,防止發癢和脫發的作用,並具有防止皮膚粗糙、消除細小皺紋的效果。

(14)人參中所含的甾醇,對皮膚有很好的滲透性,可以保持皮膚表麵的水分,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抑製皮膚炎症、防止日曬紅斑及皮膚老化,還有生發養發等功能。

按中醫理論,脾為後天之本,氣為生化之源。脾虛不運,易患水腫、泄瀉、痤瘡、酒渣鼻、腋臭,甚至肌肉鬆弛,皺紋叢生。人參具有脾氣健運(《醫學啟源》)的功能,是健康長壽的物質基礎,能維持容顏青春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