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
沿階草塊根內含黃酮類(如甲基麥冬二氫黃酮、麥冬二氫黃酮等)、甾體皂苷類(如麥門冬皂苷、薯蕷皂苷、β-穀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糖類(如葡萄糖、蔗糖、寡糖等)、揮發油和鈉、鉀、鈣、鐵、銅、錳、鋅等元素。
【功用主治】
(1)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治肺燥幹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幹口燥、便秘。
(2)麥冬內含有多種美容功能因子,能祛斑除皺、細嫩肌膚、強壯身體、延年益壽。
【文獻摘要】
(1)《本經》:“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久服輕身不老不饑。”
(2)《別錄》:“療身重目黃,心下支滿,虛勞客熱,口幹燥渴,止嘔吐,愈痿蹶,強陰益精,消穀調中,保神,定肺氣,安五髒,令人肥健。”
(3)《日華子本草》:“治五勞七傷,安魂定魄,時疾熱狂,頭痛,止嗽。”
(4)《本草新編》:“益精強陰,解煩止渴,美顏色,悅肌膚,退虛熱。”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麥冬內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劑,能減少細胞內脂褐素的蓄積,消除麵部黑色素的沉著,改善皮膚彈性,減少或消除麵部皺紋,使麵部滋潤、柔嫩,並使白發減少或返黑。
(2)麥冬內所含的甾醇,對皮膚有很好的滲透性,可以保持皮膚表麵的水分,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抑製皮膚炎症,防止日曬紅斑及皮膚老化,還有生發烏發等功能。
(3)麥冬內所含的鐵,能增強造血功能;所含的錳,能參與造血機能。皮膚從充足的血液中得到所需的營養而滋潤,毛發也因此正常生長。
(4)麥冬內所含的鋅,能促進組織再生,保護皮膚健康。並能治療皮膚濕疹和痤瘡。
(5)麥冬中所含的銅,能維護皮膚和毛發正常的顏色和結構。
【用法用量】
(1)藥用:6~12克,煎湯或入丸、散,內服。
(2)食用:麥冬為衛生部公布可用於保健食品的“食品新資源”品種食物。可單味食用,亦可添加在食物內食用。
【具有美容功能的食療方劑】
(1)麥冬(去心)10克,沸水衝泡,代茶飲。
(2)麥冬(去心)9克、玉竹6克、甘草3克,水煎服。
(3)麥冬(去心)10克,煎湯,去渣,留汁。用汁和米100克煮粥。
上述方劑,除能祛斑除皺、細嫩肌膚、強壯身體、延年益壽外,還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及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
【宜忌】
(1)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2)畏木耳。
12.沙苑子
沙苑子又有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蒺藜、夏黃草等名稱,為豆科植物扁莖黃芪或華黃芪的種子。前者分布遼寧、吉林、河北、陝西、甘肅、山西、內蒙古等地;後者分布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及東北等地;同屬植物直立黃芪,分布吉林、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秋末冬初時采收。以飽滿均勻者為佳。
【性味歸經】
甘,溫。入肝、腎經。
【成分】
沙苑子內含有黃酮苷類、脂肪酸類、14種氨基酸、β-穀甾醇、酚類、三萜類、鞣質、生物堿和鋅、鐵、錳、銅、硒等微量元素。黃銅苷類有沙苑子苷、沙苑子新苷、沙苑子楊梅苷等。脂肪酸類有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亞油烯酸、花生酸、山崳酸等,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總酸量的40%。
【功用主治】
(1)補肝、益腎、明目、固精。治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遺精、早泄、小便頻數、遺尿、尿血、白帶量多。
(2)沙苑子內含有多種美容功能因子,能祛黃褐斑、雀斑、壽斑,除皺、美膚、養顏。
【文獻摘要】
(1)《本草從新》:“補腎,強陰,益精、明目。治帶下痔漏、陰糄,性能固精。”
(2)《本草求真》:“治肺痿,腎冷,尿多,遺溺,明目,長肌肉。”
(3)《綱目》:“補腎,治腰痛泄精,虛損勞乏。”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沙苑子內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劑,能減少細胞內脂褐素的蓄積,消除麵部黑色素的沉著、改善皮膚彈性。減少或消除麵部皺紋。使麵部滋潤、柔韌、白發減少或返黑。
(2)沙苑子內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使皮膚光滑,頭發黑而亮。
(3)沙苑子內所含的三萜類化合物,能擴張血管和外周毛細血管,使血管富有彈性,增加活力。血液通暢,肌膚因得到足夠的營養促使新陳代謝而潤澤。
(4)沙苑子內所含的甾醇,對皮膚有很好的滲透性,可以保持皮膚表麵的水分,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抑製皮膚炎症,防止日曬紅斑及皮膚老化,還有生發烏發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