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顧名思義,即指有圖之書。書中有插圖,這在古代早已有之。清人葉德輝在《書林清話》中說:“古人以圖書並稱,凡有書必有圖。……《隋書經籍誌?禮類》有《周官禮圖》十四卷。”可見,當時雖未發明印刷術,但給書籍插圖已開先例。到了宋代,印刷術盛行後,書中有圖更為多見,在甘肅敦煌石窟發現的《金剛經》是唐代鹹通九年(868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說法圖。宋末以後,繪圖書籍更為廣泛,水平更高。如《三國演義》的附圖達240幅之多,清代《避暑山莊圖詠》等書多以圖文並重。這樣世代相傳下來,書籍又叫圖書了。
…以上關於“圖書”由來的解釋頗為流行,其中不免牽強之處,並未講清楚圖書的本義及其演變。古漢話中多用單音詞,“圖書”便有“圖”與“書”兩個單音詞概念,本義是指:“地圖”與“法令戶籍等文書”,詞源見於《史記?蕭相國世家》“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圖書藏之。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與“圖書”同義的有“圖籍”,稍後這兩個詞概念有了擴大,指地圖與書籍。《漢書?天文誌》:“凡天文在圖籍昭昭可知者……凡百一十八名。”現代漢語“圖書”,已經成為一個雙音詞,係書籍期刊畫冊圖片等出版物的總稱,其直接的淵源是古漢語中“圖書”一詞的本義,從語言學的角度看是古漢語向現代漢語演進的結果。
【編輯之祖:孔子】
我國古代的編輯工作是從編輯書籍開始的,書籍是編輯工作的直接產物。因此,我國最早的編輯工作當始於春秋末期的孔子。他編輯的“六經”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的真正的書籍。史稱孔子作《春秋》,故孔子為史學之祖;而孔子編“六經”,故孔子理應為編輯之祖。 編輯工作應有特點的涵義,即對原有的資料或現成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古代最初的編輯工作即是對有關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加工。殷代既未有正式書籍出現,那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編輯工作。退一步說即使殷代的“典冊”斷定它就是簡冊,但也不能籠統地把簡冊都當成書籍。雖然書籍的最初形式是簡冊,但如果它僅作為曆史檔案編次保存,那它們屬於文獻資料範圍,還不是書籍的獨立形態,隻有作為傳播思想、傳播文化知識的簡冊,才能算做真正的書籍,而這樣的簡冊書籍,必然要經過編輯者有目的整理、加工後才能產生的。孔子整理、編輯“六經”,確實是有根據的,《論語》、《史記》和《漢書?藝文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還散見於漢以後的有關著作中。
【古代的書有多大】
造紙術剛發明時,我國的書還是繼承帛書的卷束形式,即將書卷成一個長卷,書史上稱其為卷軸裝書籍。這種書籍流行於東漢末年至北宋初年,最興盛的是隋唐時期。卷書紙書的長短取決於書的內容多少,一般在2~6米之間,有的則長達10多米。卷軸紙書的高度一般為40厘米,每行字數少則10多字,多則40餘字,頗方便閱讀。
【書的“器官”】
書籍和人一樣,也有“器官”。一本書從頭到腳都有它的專用名字。 封麵:又稱封一、書皮、封反。書的封麵起保護書頁和裝飾的作用。 封內:也叫封二,即封麵的內麵。 封底:書的後表層,也叫封四。 封底裏:封底的裏麵,也叫封三。 書脊,就是書背。 襯頁:又稱補頁,在封麵後邊,有雙襯和單襯。有襯頁的書顯得莊重、氣派。 扉頁:指封麵或襯頁後的第一頁。 版麵:指書刊一頁的整個幅麵。包括印有文字、圖畫的部分和四周的白邊。 版心:正文印有文字、圖畫的部分。 書頂:書的最上端切口部分。 書根:書的最下端切口部分,也叫書底。 翻口:又叫外切口,指與書脊相對的外端。 天頭:版心至書頂的一段空白。 地腳:版心至書根的一段空白。 訂口:版心至書脊的一段空白。 切口:版心至翻口的一段空白。
【古書的計量單位】
甲骨文時代,文字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龜甲獸骨是用“片”來作單位的。從周、秦到漢,字大都寫在竹片木條上,竹片稱為簡,木條稱為牘。把若幹簡、牘用牛皮繩子串起來,就是一“冊”。這種牛皮繩子稱為“韋”。“冊”這個字就是一個象形字,很象牛皮繩把竹木片串連起來。把書籍一冊一冊放在竹編的籮筐裏,這種籮筐稱為NFEE8。裝滿一NFEE8的書叫做一“部”。在簡牘上寫字的同時,還把字寫在絲織品上,這種書稱為帛書。把這種寫了字的帛卷成筒形,有軸可以舒展,每一筒就叫“卷”。明胡應麟說:“凡書,唐以前皆為卷軸,蓋今世所謂一卷即古之一軸,”書每五卷或十卷放在一起,用一塊帙(布或帛)蓋上,這五卷或十卷書就為一“帙”。“卷帙浩繁”就是指書籍數量多。 造紙術印刷術發明後,一本一本的書出現了,但其計量單位仍沿用了冊、部、卷等名稱。
【書籍裝潢的起源】
在印刷術發明以前,古人多用紙抄寫書籍。抄書的人,往往費時數月以至數年才抄完一本書。可是,如果收藏得不好,書蟲(蠹魚)就會把書蛀得滿是蟲口,十分可惱。於是商人又發明了防治書蟲的辦法,用黃柏搗爛煮出汁液,染在書紙上,就可以避免書蟲蛀咬。因為黃柏有治蛀蟲的功能。用黃紙寫經,其理亦近於避蟲。古人染書是先寫後染的。染書稱為“入潢”(潢作染紙解)。古人抄書和染書是分工的,染書匠是專業的,但當時不叫染書匠,而稱作“裝潢匠”。經手裝潢的人,稱“裝潢手”。唐代的書籍,如經裝潢匠染過,都寫上裝潢手的姓名,以示負責。唐代崇文館專業裝潢匠5人,唐代秘書省有裝潢匠6人,這都是有據的。至於把裱背說成是裝潢,那是後來的事情了。
【古人書籍的陳設】
中國古代書籍的陳設隨著社會發展變化很大。秦漢以前的文字主要是寫在竹片上和木板上,稱簡策。古時沒有桌子,隻有幾,人跪坐然後伏在幾上看書寫字。簡策就堆在幾上,不用時捆起來放置,隻是放置的架已不甚詳細了。西漢時有了帛書,東漢時紙已發明,開始簡策、帛書、紙書並用,到三國時紙書才取得主要地位。帛書和紙書的形式是卷子,以軸為中心,如今天軸畫,橫用,由左向右卷成一束,這就是卷軸書籍,一般平放在幾上或插在幾上的筒內。卷軸多了則用“插架”放置。插架就是古代書架的一種,唐以後雕版印刷逐漸發展,到了宋代冊頁書籍開始盛行,並代替了卷軸。隨著冊頁的發展,書籍裝訂也由經折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和線裝,日趨臻善,書籍的陳設庋藏也就更為講究,而書架也隨著形式發展的需要逐漸提高。有的因書製架,有的因屋製架,有的憑愛好製架。且多用紫檀、紅木、花梨等高級木料製架,精雕細刻,樟木為匣,珠玉為飾,造價昂貴,所費不資。這是重架而不重書了。
【古代書籍的幾種代稱】
青簡、韋編、青編:古代沒有紙時,把字寫在竹簡上,用皮繩把竹簡編綴起來,故稱書籍為“青簡”、“韋編”。“韋”就是用來編紮竹簡的皮繩。“青編”即“青絲編”,以青絲編結,用來記事,因而古代記事書籍常以“青編”代稱。 芸帙、芸編、芸簽:有了紙以後,人們為了防止蟲對書的咬噬,常在書裏放“芸香”,後人便用“芸帙”、“芸編”、“芸簽”等代稱書籍。 縹緗、緗帙、緗縹、縹帙:“縹”是青白色絲織物,“緗”是淺黃色的絲織物,古人常用這兩種絲織物作書籍的封皮、封套,“縹緗”等遂成為古代書籍的代稱。 墳典、墳籍:傳說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墳五典”、“九丘八索”。“墳典”是“三墳五典”的簡稱,“三墳五典”、“九丘八索”有時用來泛指古代典籍,而“墳典”、“墳籍”則常用作古代典籍的代稱。 二酉:代指豐富的藏書。“二酉”原係湖南境內的大酉山、小酉山。相傳小酉山石穴中藏書千卷,乃是秦人留下之物,後則用以代指豐富的藏書。“琅〖HTXL〗轘
福地”則代指豐富的藏書處。“琅”是傳說中的神仙洞宮,晉代張華曾遊此洞府,觀奇書,因有此稱。
【古書的注釋方式】
注釋,顧名思義,當然是解答疏導正文中不甚清楚的問題。古書的注釋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隨文疑釋義的注疏和通釋語義的專著。 先說前者。 隨文釋義的注疏向來有很多名稱,最初叫做“傳”,叫做“說”,“解”,也稱為“詁”、“訓”,後來又有“箋”。“注”、“詮”、“述”、“學”、“訂”、“校”、“考”、“證”、“微”、“隱”、“疑”、“義”、“疏”,“音義”、“章句”等別名。這些名稱源自有出,有的名異實同,有的意義微殊,有的互相結合,成為新的名稱,如“訓詁”、“詁訓”、“解詁”、“校注”、“義疏”、“疏證”等,其用途各不相同。現試舉主要者一二: 傳,即傳授講解的意思,《春秋》有三傳(《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傳有的闡明大義,有的引申未言之意,有的逐句解釋。古語雲“聖人作其書,賢者作其傳”。傳有內傳、外傳、大傳、小傳、補傳、集傳之分。 注,取義於如水注物,對文字古奧、文義艱深之處,略疏典故。注也是現在通用的注釋名詞。 注疏的內容大致有:①解釋字義,②串講文意,③分析句讀,④校勘文字,⑤闡述語法,⑥說明修辭手段,⑦詮解成語典故,⑧考證古音古義,⑨敘事考史,B10記述說川,B11發凡起例。就形式而言又可分成八類。①注和疏(注隻釋、疏兼釋注),②釋義和敘事,③他注和自注,④補注和集注。
次說通釋語義的專著。 所謂通釋語義的專著,是對隨文釋義的注疏說的。兩者都是釋義的書,但所釋的義和釋義的方法卻都有些不同。後者所釋的義被局限在某種語言環境中,即隻是某一詞語在某一書或某一句中的意義,它和這個詞語在別的書或別的句中的含義一定相同。就釋義的方法來說,注疏的釋義是隨文而釋,不必考慮這個詞語在別的書或別的句中所含的各種不同的意義。通釋語義的專著剛好相反,它所釋的義並不局限於某一書,更不局限於某一句中的含義,而是某一詞語常用的、基本的或全部的含義。因此,它的釋義方法就不應隨文而釋,而要全麵研究各個詞語的含義,融會貫通,給以準確的、簡明的解釋。但有些書既隨文釋義,又通釋群書,其體式介乎注疏與專著之間,如《經典釋文》、《讀書雜誌》、《經義述聞》、《群經平議》、《諳子平議》等。還有一種情況,在隨文釋義的注疏著作中有通論、序錄,這種通論與序錄大部可以納入通釋語義一類。 通釋語義的專著在我國是很多的,按其內容看可分為專釋語義、音義兼注、形音義合解三在類。此種專著中多為工具書。從一部古書中挖掘出更多的精華,為後人易讀易懂,是曆代學者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古人曾說,著書難,注書更難。因為注釋者必須對一字一事追本溯源,多方考察,要有博大精深的學識,飽覽群書的閱曆,探微究疑的鑽研精神。他們所費的功夫要超出作者好幾倍,有的為此傾注了畢生的精力。酈道元為注《水經》,跋山涉水,考異辨難,訂正訛誤,使《水經》這部書煥然生色,而《水經注》本身也成為規模更為宏大的科學著作,這已經超出注釋的範圍了。
【總集和別集】
總集是我國曆代文學著作的總彙,《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另立“總集之部”。總集的本身不是工具書,而好多工具書卻取才於總集。我國現存最早的總集是南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昭明文選》。其後,總集可分為下列五種類型: 1.詩文並選:如《昭明文選》、《文苑英華》,這是總集的正統派。 2.各家彙刊:如明張溥的《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清胡鳳丹《六朝四家全集》,這種以彙刻為主的總集,一般不加甄選。 3.通代總集:如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764卷,近人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54卷,大致是重在輯軼。 4.斷代總集:如宋姚鉉《唐文粹》、呂祖謙《宋文鑒》、清黃宗義《明文海》都是文總集;清康熙朝的《全唐詩》、朱彝尊的《明詩綜》、徐世昌《晚晴鋎詩彙》、陳衍《近代詩選》等均為詩總集。斷代總集一般也重在輯佚,力求搜羅完備,不加抉擇,故資料保存較多。 5.地方總集:如清王豫《江蘇詩征》、阮元《兩浙軒錄》為一省的總集;吳顥《國朝杭郡詩輯》、董沛《四朝清詩略》為一郡詩總集。地方總集均是因人存詩,取舍標準較低,屬資料性質的。 此外,還有專門體裁的總集、如詞的總集、曲總集、駢文總集、詩話總集等。 與總集相對收錄個人作品而成的詩文集稱別集。如劉向的作品輯《劉中壘集》、東方朔的文集《東方先生集》等,多數別集以文藝性作品為主要部分,但也包括論說、奏議、書信、語錄等,內容相當廣泛。
【“文獻”】
“文獻”一詞最早見於《論語?八佾》。其初義似為:“文”,指有關典章製度的文字資料,“獻”多指聞熟悉掌故的人。宋代朱熹、元代馬端臨都對文獻內容作了解釋,但目前學術界對“文獻”一詞的概念,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明確的定義。一般的看法,“文”是曆史上記載下來的經史典籍,“獻”則是後人對曆史上典章製度等事發表的議論、追憶的記錄。如具有曆史價值的圖書文物資料,稱為曆史文獻。 中國古代文學文獻的類型,《隋書?經籍誌》分為“楚辭”、“別集”、“總集”三大類;至清朝,《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集部擴大為五類。《辭海?文學分冊》進一步擴大為九類,即:“詩經”、“楚辭”、“總集”、“別集”、“詩文評”、“詞集”、“變文、諸宮調、散曲、時調”、“舊小說及筆記”、“通俗小說(附鼓詞、彈詞)”。 通過了解文學文獻學,有助於我們認識中國古代文學的種類,古代文學書籍同時期的刻印版本,古代文學目錄的特點與演變。
【經史子集的比例】
中國古籍有63853種,分四部分。經部指儒家經書,占15.5%;史部指曆史著作,占22.7%;“子部”指春秋戰國時期諸多名家的各一部著作,占267%;集部指曆代作家所寫的各種文體的集子和文學評論,占35%。1919年商務印書館刊行的《四部叢刊》,1927年中華書局印行的《四部備要》,都是收取四部的精華。隋煬帝曾辟四個書庫收藏經史子集,故古籍又稱“四庫”。
【家譜】
過去,在祠堂裏,往往都供奉著本族的祖先,懸掛著世係圖譜,這稱之為“家譜”。家譜又名“家乘”。起源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有一種記述氏族世係的書叫“譜牒”。《史記》有“而譜牒經略,五霸更盛衰”之句;《後漢書》有“上告祖靈,下書譜牒”之句;隋代稱“譜係”。《隋書》載:“氏姓之書,其所由來遠矣。……今錄具見存者,以為譜係篇。”古代的“譜牒”、“譜係”就是後來的“家譜”。在曆史上,唐代尤為崇尚“家譜”。“貞觀初,有詔令天下貢氏族譜”。國家並設有“圖譜局”,設置“郎令史”,掌握此項工作,於是,續譜之風盛行。在記述家譜的方法上,古人中出現了不同的主張與建樹,形成不同的風格與流派。以“蘇氏譜”與“歐陽氏譜”最為著稱。而且引起一些名家與學者的重視,形成了一項專門的學科,稱之為“譜學”。五代後,“譜學”日趨衰落。直到明代,明成祖朱棣“以靖難都北平”後,一般說,懸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移民。山西、山東、河南、安徽等地的百姓遷到河北定居。人們懷念自己的故鄉,為了記住本族的發祥之地,書以家譜加以記載。於是,修譜之風又盛行起來。此後,不斷續寫,習以為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