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也是舊時常用的“鎮宅避邪"之物。傳說黃帝立桃梗以當門戶“驅鬼避邪”,因此古人相信桃木能夠“驅鬼避邪”,於是桃符便成了“驅鬼避邪"的寶物。
在庭院中心點挖圓坑,用紅色綢包裹朱砂五兩;用黃色綢包裹黃砂五兩;用青色綢包裹青砂五兩;用白色綢包裹白砂五兩;用黑色綢包裹黑砂五兩。選吉日庚子時將此五種中藥埋在坑內,家人百日內不能打罵和出言不遜。可使家庭人財兩旺,身體健康,百邪不侵。
用化煞金羅盤按正原針平放置在神像的香爐下,可鎮宅,可避邪助運,可財丁興旺。
用太極圖和八卦符號描繪成“八卦牌"掛在門楣上。其主要功用是“坐鎮宅第”,以求合家平安。現代人把八卦和太極符號與鏡子結合起來,製成八卦鏡,其作用與八卦牌基本一樣。《易經》日“八卦通神明之德”,含無窮宇宙之力量,故民間把太極、八卦當做神靈來供奉。
有的地方還用“刀劍屏”、“獸麵牌”、“七星劍”、“玄天皂旗”、“賜福板"等方法除凶避厄。
“鎮宅避邪法"是中國風水文化史上的一種特殊現象,自身並無什麼物質力量,隻不過表達了居住者趨吉避凶的心理而已,因為不必動拆建築物,又能安慰住家人的情緒,所以盛行民間。但是這些“鎮宅避邪法”均會受到“心理轉換律”的支配和“移易律”、“邀寵律”、“正克邪律”的製約,所以掌握了這四條定律,現代人就會科學地理解、分析這種現象,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五花八門的方術方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要了解中國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就必須了解中國古代的方術。
方術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內容非常廣泛的定義,包括符咒、巫醫、神仙術、占候、占星、卜筮、六壬、奇門遁甲、命相、拆字、起課、占夢、扶乩、堪輿、外丹、內丹、養生、服食、辟穀、雜術、氣功等內容。
方術源自原始社會的巫術。由於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和科學知識有限,人們相信天主宰著一切事物,人間的統治者受命於天,方術的本質是在天命論和有神論支配下的信仰活動。在古人和一些今人的思想中,人的富貴貧賤、吉凶禍福、生死壽天、窮通得失,乃至生育等,無一不受冥冥之中超自然力量的支配,因而希望通過各種方法來窺知天機、預知命運、取悅鬼神,以祈福禳災,趨吉避凶。
漢代以前,各種方術盛行,在燕、齊沿海地區湧現了大批方士。他們宣稱,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萊、方丈和瀛洲。山上的宮闕都是由黃金和白銀築成的,住著長生的神仙,藏有不死的仙藥。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聽信這些無稽之談,多次派人到渤海去尋找,但回來的人總是說,三神山遙望如雲,船一接近就沉人海底;一旦靠近神山,風就把船吹散了。
秦始皇在海上巡狩,相信方士的鬼話,派韓終等人去尋求長生不老的仙藥,但是沒有一個人帶著仙藥返回。後來又派徐福造了一艘更大的船,率領五百名童男童女去尋求,結果沒有一個人回來。
漢武帝更迷信神仙方術,向往黃帝的成仙登天。在平定閩越國後,曾在皇宮中建造越祝祠,讓越巫為他祈求長生,但均無效果。到漢成帝時,才在匡衡奏請下免去祭祀。後來由於漢哀帝經常生病,為了求福,一年之中祭祀次數竟達三萬七千次!
近現代,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方術迷信活動開始減少。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文化教育的廣泛普及,群眾思想認識逐漸提高,特別是年輕人,普遍接受唯物主義理論,大多不相信方術,但在老人中和文化知識相對落後的農村,方術還有一定的市場。
預測術測八字八字即根據生辰八字與流年幹支等推算人生各個階段的吉凶禍福。算命術始於兩漢,經唐代李虛中、宋代徐子平的發展,基本形成體係,並一直流傳至今。
算命先生肩背包裹,穿街過巷,來往鄉間,以招攬生意。問命者須先報出生辰八字,接著算命先生口中念念有詞,以拇指捏食指、中指的關節,按天幹、地支、五行、命宮等推算一番,然後說出問卜者一生中的吉凶禍福和驅避災禍方法。
小孩剛出生不久,通常要請人算命,以預測一生命運。如果是小孩的命運五行中缺了哪一種,在給小孩取名時要添補上,如缺“土”,名字中加上“土”字旁,缺“金”加“金”字旁,等等。
訂婚時,也往往把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交給算命先生推算,俗信命相相生者可以結合,相克者不宜結婚。在城市,算命形式花樣百出。現在有人把生辰八字編成程序,輸入電腦。曆此,人們隻要在電腦中輸入自己的生辰八字,電腦就能輸出其人性格、愛好、交遊、事業、婚姻等情況。
有人美其名日“現代算命術”、“計算機算命”。算命術以偽科學的麵目出現,頗具欺騙性。
秤命秤命又叫秤骨算命法,在民間很是盛行。這種方法是對比一個人出生的農曆年、月、日、時,並分別查得他的秤骨分量,加以彙總,便能在秤骨歌訣上找到關於他一生的榮枯斷語。如出生於甲子年的骨重為_兩二錢,正月的為六錢,初一的為五錢,子時的為一兩二錢,把上述4種分量相加,得出自己命運的分量是三兩九錢,按《秤骨歌》規定,三兩九錢條斷語為“此命終身運不通,勞勞作事盡皆空。苦心竭力成家計,到得那時在夢中’’。因為這種算命術簡單易行,有“無師自通”、‘‘算命不求人’’的說法,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
相麵相麵是根據觀察人的麵貌、五官、骨骼、手紋、氣色、體態等來推算其吉凶渦福、貧富貴賤及壽天等命數,因是相麵容為主,故名。
民間流行相麵術。相麵者多在人員來往較多的地方設攤,或出入於農村,招攬顧客。擺地攤者往往在攤前擺一些人頭畫像,注明各個部位所象征的吉凶。有的還以苦命者來相麵免費,好命者來相麵加倍收費以招攬生意。有些相麵者還備有藥水,為人點去凶痣。還有一種由盲人用手觸摸人的頭部骨骼,俗稱“摸骨”,與相麵的原理相近。
卜卦是以卦象推測人生吉凶禍福的算命方法。操此業者多是明眼人,經常在街頭巷尾、集市廟會等處擺地攤,以“文王課”相標榜。他們善於察顏觀色,不論問什麼,都能從你的言談舉止中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再結合卦象加以渲染。其中有數事猜中,令人信服;餘者則模棱兩可,由人想象。
近年來,卜卦又多起來。一些青年人也學習卜卦,好談《周易》卦爻。不過多出於新奇,把卜卦作為一種消遣遊戲。民間還有一種叫“鳥卦”,俗稱“銜鳥命”。卜卦者養一隻黃雀,能按人指令啄取卦簽,卜卦者便以此簽為人解命。
抽簽簽為竹製長條,上方標有號碼,由數十支竹簽組成一套,放在簽筒中。抽簽者叩頭拜神後,跪捧簽筒,用力搖動,使其中一支彈出,算是抽出簽來,而後根據簽支上的號碼,查對相應簽譜(此譜多以詩歌形式出現,每簽四句,故稱“簽詩”)。簽一般分為上上、上、中、下、下下5等,也有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或上、中、下3等,以上上簽為大吉,下下簽為大凶。上、中簽所占比例大大超過下簽,一般占80%以上。由於簽詩的釋詞普遍含混不清,可用多解,故求簽者多能滿意而去。
由於抽簽的儀式相對簡便,自古以來到寺廟中抽簽問卜者甚多。寺廟中有專人為人解簽的廟祝,抽簽者一般要交若幹香火錢。
占夢占夢又叫圓夢、解夢、釋夢等。古人由於不理解為何會做夢,對夢中的許多景象(如與已死去的人接談遊玩、與動物追逐搏鬥以及升空人水等)感到神秘莫測,產生恐懼,覺得夢中的物象或經曆預示著某種吉凶禍福,就請巫師或占夢者占卜所夢的吉凶及其所暗示的內容,占夢便由此而生。
扶乩扶乩又叫扶鸞、降卜等。常見的扶乩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桃木或竹子製成“人”字形的架子,架子下端綁一把筆或一根木棍。兩人各用一手扶住架子的一端,在撒有沙子或香灰的平麵上寫字。另一種把畚箕、飯箕、米篩之類的竹編倒扣過來,上麵覆蓋衣服,下麵綁一根木棒或一把筆,兩人對麵持畚箕在沙盤上寫字,故又稱扶箕。
在民間,扶乩被看做是人類與神靈通聲氣的重要方式,所以多在朔望之夜於乩壇進行。扶乩前,巫師沐浴更衣,焚香獻祭,口中念念有詞;同時要求扶乩者也須整潔虔誠。由於扶乩者或經過專門訓練,或由於神秘的宗教氛圍驅使,其精神高度集中,手臂下意識地顫動,木架子在沙盤上運動,畫出各種痕跡來。巫師宣稱這些似字非字的痕跡即神靈的乩示,經其辨認後,再作一番解釋。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發動群眾破除封建迷信,取得顯著成效,扶乩活動幾乎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