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訓原來和鄭注約定,公元835年11月27日,王守澄下葬時,由文宗下令,宦官中尉以下的全去送葬,到時候由鄭注率兵將這些宦官全部殺掉。可是李訓求勝心切,又想獨占剪除宦官的功勞,因此提前采取了行動。這年11月21日,文宗在紫辰殿早朝。文武百官依班次站定後,禁衛軍將軍韓約上殿啟奏,說禁衛軍大廳後麵的院子裏,有一棵石榴樹昨天夜裏降了甘露。在古代,天降甘露被認為是祥和的好兆頭。李訓帶領百官向文宗祝賀,並請文宗親自到禁衛軍的後院去觀看。於是文宗乘軟轎出紫辰門,來到含元殿。文宗要李訓帶一些官員先去觀看,李訓看後回來說,恐怕不是真的甘露。文宗又要仇士良帶宦官們去看。仇士良等人來到禁衛軍大廳,卻見韓約神色緊張,態度反常,心中很是疑惑。這時天公又不作美,正巧刮來一陣風,吹動了廳內的帷幕,仇士良他們發現,幕布後站著不少手拿兵器的士兵。他們大吃一驚,慌忙逃出去,門衛想關門都來不及了。
仇士良等人去看甘露時,李訓正在含元殿調兵遣將。這時,仇士良等人跑回來,挾持著文宗,把他塞進轎內,抬起來就跑。李訓大叫:“保護皇上的乘輿,每人賞錢百千!”於是,禁衛軍們都衝了上來。仇士良見形勢危急,就抄近路向內廷跑去。李訓拉住軟轎不肯鬆手,仇士良便撲上來廝打。李訓從靴筒中抽出刀來刺仇士良,仇士良卻被宦官救起。李訓一直抓住文宗的軟轎不放,被拖到了宣政門。這時宦官郗誌榮跑來,把李訓打倒在地,仇士良等人乘機擁著文宗的軟轎進了內宮。李訓見預謀難以成功,隻好換上便衣出逃,但後來仍被抓住。在押送京師的路上,李訓害怕受到宦官的酷刑和侮辱,便說服押送的人,把自己的頭砍下來送到神策軍。事發時,鄭注正帶著兵馬進京,聽到消息後他退回鳳翔,但後來又被仇士良密令殺死。
宦官脅迫文宗進宮後,當即派遣神策軍五百人持刀出宮,逢人便殺,死者約六七百人。接著關閉城門大行搜捕,又殺一千多人。參與其事的官吏如李訓、王涯、舒元輿、王璠、郭行餘、羅立言、李孝本、韓約等人,均先後遭到捕殺。這些官吏還遭滅族之禍,株連甚眾。甘露之變以後,由於官吏大批遭殺,朝臣空員極多,無人理事。宦官更加專橫,皇帝更加受辱,文宗不久即含恨而死。
劉義隆欲廢太子反被殺
公元453年,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欲廢黜太子劉劭,另立劉宏為太子。劉義隆秘密與尚書仆射徐湛之商議,總是非常小心,惟恐被人偷聽。後來他把這件事告訴了潘淑妃,結果被潘淑妃泄露出去。劉劭得知後,立刻與他的心腹陳叔兒、張超之等人密謀造反。
當初,文帝認為皇室力量強大,惟恐內部發生變難,因此,他特別加強了東宮的兵力,讓東宮的兵力和羽林軍的兵力差不多,實際兵力達到了一萬人。太子劉劭性情狡猾而又剛強勇猛,文帝很倚重他。劉劭將要反叛時,每天夜裏都要設宴犒勞東宮衛隊的將士們,有時甚至親自前來敬酒。王僧綽聽說後,秘密報知文帝。
劉劭命令張超之等集合起平時特別豢養的士卒二千多人,讓他們全副武裝。接著,劉劭又召集內外巡邏隊的正副隊長,事先加以安排布置,聲稱有緊急征討。夜裏,劉劭傳喚前中庶子右軍長史蕭斌、左衛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和左積弩將軍王正見,一同進入東宮。劉劭涕淚橫流地對他們說:“主上聽信別人的讒言,要把我治罪廢黜。我自己反省並沒有什麼過失,不能被別人冤枉了。明天一早,我要做一件大事,希望你們和我一起完成。”說完,劉劭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在座各位下拜。大家聽後都極為驚愕,沒有誰敢於回答。袁淑和蕭斌都說:“自古以來都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希望再好好考慮考慮。”劉劭聽後不禁勃然大怒。蕭斌一看,非常害怕,就和其他人一起說:“我們自當竭盡全力執行您的命令。”袁淑聽後,叱責他們說:“你們以為殿下是真要這樣嗎?殿下小時候曾經得過瘋病,大概是瘋病發作了。”劉劭聽後更是怒不可遏,斜著眼睛看著袁淑說:“我的事能不能辦成?”袁淑回答說:“你現在處在絕對不會被人懷疑的地位,怎麼能做不到呢!我隻是擔心你在做成之後,不會被天地所容,大禍也會隨之而來。假使真有這種打算,現在還可以收回。”左右之人把袁淑拉出去說:“這麼重要的事,怎麼可以說半途而廢呢?”袁淑從太子劉劭那裏回來後,反複琢磨。繞著床鋪來回走動,直到四更才上床睡覺。
21日,皇宮宮門還未打開,劉劭身穿朝服,內穿戎裝,乘坐畫輪車,與蕭斌一同乘坐,侍衛隨從們和平時入朝朝見的樣子一樣。劉劭派人去叫袁淑,袁淑此時正在沉沉入睡,不肯起床,劉劭將車停住,不斷派人前去催促。袁淑慢騰騰地起了床,來到劉劭乘坐的車的後邊,劉劭讓他登上車,袁淑又推辭不肯上去,劉劭忍無可忍,命令左右斬了袁淑。宮門打開,劉劭從萬春門進去。按照以往的宮廷製度,太子宮衛隊是不能進入宮城的。劉劭為此就把自己偽造的皇帝詔令拿給守衛看,說:“我奉皇帝旨令,要進宮討伐叛逆。”又催促後麵的隊伍趕快前來。張超之等幾十人從雲龍門跑進了齋閣,拔出佩刀直接來到合殿。文帝那天夜裏和徐湛之屏退旁人秘密商談直到第二天早上,蠟燭還沒有熄滅,門前、台階、窗外值班的衛士還在睡覺沒有起床。文帝看見張超之進來了,立刻舉起身旁的小幾來抵擋,五個手指全部被砍掉了,隨後,張超之就把文帝殺了。徐湛之大吃一驚,起身向北窗奔去,還沒有打開北窗,就被士卒們殺了。文帝死後,劉劭即位,將罪名嫁禍給徐湛之等人,說他們謀反弑君,而自己帶兵入殿是想保護皇帝,可惜沒有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