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以德服人
羊祜,西晉大臣,字叔子,西晉初年以尚書左仆射都督荊州諸軍事,在位十年,開屯田,儲軍糧,在積極準備伐吳的同時,努力與吳將互通使節,各守邊界。羊祜平時勤政愛民,深得民心,去世後,襄陽百姓為他建碑立廟,人稱墮淚碑。
晉武帝司馬炎想要消滅吳國。公元269年2月,司馬炎任命尚書左仆射羊祜統領荊州各軍事,鎮守襄陽;任命征東大將軍衛瓘統領青州各軍事,鎮守臨菑;任命鎮東大將軍、東莞王司馬伯統領除州各軍事,鎮守下鄭。羊祜對遠近百姓都安撫關切,在江、漢地區深得人心。他與吳人開誠布公講信用,投降的吳人想離開,都聽從他們的心願。羊祜裁減守邊、巡邏的士兵,讓他們開墾了八百多頃農田。他剛到那裏的時候,軍隊的糧食不足以維持百日,等到了後期,已經有了足夠吃十年的積糧。羊祜在軍中,時常穿著輕暖的裘皮衣服,衣帶寬鬆,不披掛鎧甲。他居住的地方,侍衛也不過十幾人。
公元272年12月,羊祜去江陵接應東吳投降的步闡,沒有成功,被貶為平南將軍。回來以後,他致力於修明德信,以使吳人歸順。每次與吳國交戰,都要約定日期才開戰,不做乘其不備、突然襲擊的打算。將帥當中有要獻詭詐計謀的人,羊祜總是給他喝醇厚的美酒,使他酒醉不能說話。羊祜的軍隊外出在吳境內行走,割當地人穀子做口糧,全都記下所取的數量,然後送去絹償還。每次與部眾在長江、沔水一帶打獵,經常隻限於晉的領地,如果禽獸先被吳人所傷而後被晉兵所得,都要送還吳人。久之,吳國邊境的百姓對羊祜心悅誠服。羊祜與陸抗邊境相對,雙方的使者常奉命相互來往,陸抗送給羊祜的酒,羊祜喝起來從不生疑;陸抗病了,向羊祜求藥,羊祜把成藥送給他,陸抗也馬上就服下。許多人諫阻陸抗,陸抗說:“怎麼會有用毒藥殺人的羊祜?”陸抗對守邊的士兵說:“別人專門行恩惠,我們專門做惡,這就等於不戰而自己就屈服了。現在雙方各自保住疆界就可以了,我們不要再想占小便宜。”吳主聽說雙方邊境交往和諧,就以此事責難陸抗,陸抗說:“一邑一鄉都不可以不講信義,更何況大國呢!我如果不這樣做,正是顯揚了羊祜的恩惠,對羊祜毫無損傷。”
羊祜不攀附結交朝廷中的權貴,荀勖、馮之徒都憎恨他。羊祜堂外甥王衍曾經去羊祜那裏陳述事情,言辭非常清晰明辨;羊祜對他並不讚賞,王衍拂衣而去。羊祜回過頭對賓客們說:“王衍應當能以極大的名聲達到高位,然而敗壞風俗、損傷教化的也必定是他。”等到攻打江陵時,羊祜曾依軍法要斬王戎。王衍是王戎的堂弟,所以兩人都怨恨羊祜,言談之間經常誹謗羊祜。當時的人為此有句話說:“二王執掌朝政,羊公一無是處。”
公元278年,羊祜因病請求入朝覲見司馬炎,到了以後,司馬炎讓他乘坐車子上殿,不用朝拜直接就座。羊祜向司馬炎當麵陳述攻取東吳的計劃,司馬炎非常讚賞。因為羊祜生病,不方便經常進宮,司馬炎就派中書令張華去羊祜那裏詢問計策。羊祜說:“孫皓暴虐到了極點,現在可以不戰而勝。如果孫皓不幸死了,吳人再立一個賢明的君主,那麼我們雖然有百萬大軍,長江以外也不是我們可以覬覦的,將會成為後患啊!”張華非常讚同他的話。羊祜說:“成就我理想的人,就是你啊!”
公元279年11月26日,羊祜生病去世,司馬炎痛哭不已。那一天,天氣非常寒冷,司馬員的眼淚流到胡須上都結成了冰。荊州的百姓聽到羊祜去世,也停止買賣,街巷裏哭聲一片。東吳戍守邊界的士兵也都為他哭泣。羊祜喜歡到峴山遊玩,襄陽人就為他在峴山建碑立廟,每逢時節就去祭祀他。看到這塊石碑的人沒有不流淚的,所以人們叫它“墮淚碑”。
羊祜是晉國著名的軍事家,他深知“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這個真理。羊祜施德於吳民,而吳主孫皓對吳民暴虐日甚,後來被晉所滅是意料中事。羊祜雖因病逝不及伐吳,但其施德於吳人的戰略思想,為其推薦的杜豫所繼承,因而使吳人紛紛不戰而降。羊祜是三國乃至中國曆史上難得出現的人物,他光明磊落,體恤百姓,尊重對手,明察時勢,善薦人才,又不乏傳統的詩情畫意,實為一代人傑。
陸抗虎父無犬子
陸抗是三國後期吳國名將,陸遜之子。陸抗治軍嚴謹,指揮隨機應變,主張戍邊以德,爭取人心,功高而謙遜,後人評其有父風。公元272年,西陵督步闡叛降西晉,陸抗率兵平叛,采取圍而不攻的戰術。西晉名將羊祜率軍進攻江陵,意解西陵之圍。陸抗識破敵軍意圖,據理說服眾將,繼續圍困西陵,並派人令江陵都督固守,令公安都督率部巡長江南岸抵禦羊祜水師。羊祜隻得退兵,陸抗一舉攻克西陵,斬步闡等叛將。
陸抗是陸遜的兒子,孫策的外孫。陸遜的長子早夭,所以陸遜死後由陸抗襲爵。公元272年9月,東吳西陵督步闡占據西陵向晉投降。當時,陸抗擔任鎮軍大將軍,西陵正在他的管轄區內,於是馬上派將軍左奕、吾彥等前去討伐。
晉武帝派荊州刺史楊肇到西陵迎接步闡,車騎將軍羊祜統率步兵進攻江陵,巴東軍徐胤率水軍攻打建平救援步闡。陸抗命令西陵各軍築造高峻的圍牆,從赤溪一直到故市,內可用來圍困步闡,外可以抵禦晉兵。陸抗三令五聲地催逼築圍,就好像敵人已經來到眼前,眾將士為此異常勞苦。諸位將官進諫說:“當前應乘三軍的銳氣,急速攻打步闡,等晉的救兵到來,必定已克西陵,何必去做築圍事,使士兵、百姓的氣力都疲憊不堪呢?”陸抗說:“西陵城所處的地勢已是很穩固了,糧穀又充足,況且所有守備防禦的設施、器具,都是我早先在西陵任職時所設置準備的,現在反過來攻打它,不可能很快取勝。晉兵到來而我們沒有防備,內外受敵,靠什麼來抵禦?”諸將都想攻打步闡,陸抗想使眾人心服,就聽任他們去試一試,果然沒有得到好處,於是開始齊心協力築圍防守。這時,羊祜的五萬兵馬到了江陵。諸位將官都認為陸抗不適宜去西陵,陸抗說:“江陵城堅固,兵員足,沒有什麼可擔憂的。假如敵人得到了江陵,必然守不住,我們的損失小。如果晉兵占據了西陵,那麼南山的眾多夷人都會騷亂動搖,這樣的話,禍患就不可估量了!”於是,親自率領部眾奔赴西陵。
當初,陸抗因江陵以北道路平坦開闊,命令江陵督張鹹興造大壩阻斷水流,浸潤平地以斷絕敵人侵犯和內部叛亂。羊祜想借大壩阻住的水用船運送糧草,就故意揚言要破壩以通過步兵。陸抗聽到這個消息,讓張鹹急速毀壞大壩,諸將都迷惑不解,多次諫阻陸抗也不聽。結果羊祜到了當陽,聽說大壩已毀,隻好改用車子運糧,耗費了許多人力和時間。
11月,晉朝楊肇到達西陵。陸抗命令公安督孫遵沿著南岸抵禦羊祜,水軍督留慮抵禦徐胤,陸抗親自率領大軍憑藉長圍與楊肇對峙。將軍朱喬營中的都督俞讚逃到了楊肇那裏。陸抗說:“俞讚是軍隊中的舊官吏,了解我軍虛實。我常常擔心夷兵平時的訓練不夠,敵人如果圍攻,必定先打夷兵防守的地方。”於是,當夜更換夷兵,全都用精兵把守。第二天,楊肇果然攻打原來夷兵防守的地方,陸抗下令反擊,箭與石塊像下雨一樣襲來,楊肇的部眾死傷不斷。12月,楊肇無計可施,夜裏逃走了。陸抗想追楊肇,又擔心步闡一直積蓄力量,窺伺時機,自己的兵力不足以分開對付兩頭,就隻擂鼓警戒部眾,作出要追趕的樣子來。楊肇的部眾恐懼騷動,全都丟棄鎧甲脫身而逃。陸抗派輕騎兵緊追不舍,楊肇大敗,羊祜等人領兵而還。陸抗於是攻克西陵,殺死步闡以及與他同謀的將吏共幾十人,全都夷滅三族,並上書請求對餘下幾萬人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