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名人軼事(1)(2 / 3)

16歲時,覃垕王的繼父被元軍無辜抓捕殺死,不久其母亦病逝。年輕的覃垕從此漂流四方,他曾在天門山寺廟當過幫工,於閑暇時從住廟僧人中學得一點文化,後有幸結識慈利大戶人家田希呂,兩人在做生意中結成莫逆之交。有一次,覃垕與田希呂來到四川萬縣碼頭,一夥地痞圍上來欲搶田希呂的貨物,覃垕挺身護主,用一根扁擔將眾地痞打得落花流水。巡邏元軍趕來,將覃垕王抓捕關進了監獄。不久,覃垕王殺死獄卒,冒死逃出牢房,後隱姓埋名逃回家鄉。途中與一姓朱的女子結為夫婦,並生下兩個女兒兩個兒子。數年後,田希呂訪得覃垕下落,將他接至家中,當了十多年的武術拳師。元末大亂時,田希呂推薦覃垕回到茅岡,擔當了茅岡都司的經曆之職。都司主吳氏因不得人心,被土民暴動推翻,覃垕被推舉當了司主。紅巾軍起義時,陳友諒給覃垕封了慈利安撫使一職。朱元璋奪得天下,派平章楊璟給覃垕繼續封任為慈利安撫使。但隻過一年,此封任曾被取消。覃垕不滿朝廷的處置,回茅岡後,於洪武五年(1370年)4月,聯絡十八峒土司舉起了反明起義大旗。義軍很快攻占慈利,朱元璋聞訊大驚,遂派楊璟、鄧愈、周德興等將領,先後統大兵進行征剿。覃垕率部頑強抵抗,雙方交戰多次,慈利、索溪塔、天子山、教字埡、神檔坪、茅岡等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戰場痕跡。起義堅持了一年多,最後,因女婿朱思濟叛變,覃垕不幸被明軍抓捕,並解至南京淩遲而死。其死日是1371年6月初6日,土家人民為紀念覃垕,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曬棉衣,說是“為覃垕曬龍袍”,後來,6月初6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當地土家人的傳統節日。

四、彭翼南大敗倭寇

明朝嘉靖時期,倭寇頻頻侵犯中國東南沿海各地,朝廷在內地調集了不少土司兵前往征戰。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臘月,剛擔任永順宣慰使職不久的彭翼南,忽然接到皇上的平倭諭旨。彭翼南立刻找到祖父彭明輔商議道:“爺爺,皇上下旨要我們出兵征倭,您看我該不該去掛帥出征?”“當然該去!皇上下了旨,怎能不去。”彭明輔道:“你父親病死,我也是退了位,現在隻有你親自掛帥才名正言順。你年級尚輕,隻有18歲,統兵沒經驗,爺爺要助你一臂之力,我們一起去出征。”

爺孫倆商議妥當,彭翼南便召來經曆、五營中軍長官及各寨旗主、親信舍把軍大小頭目,把出征的任務做了安排部署,然後要大家分頭各做準備。

數日後,各寨抽調的兵勇共5000人,齊聚靈溪,彭翼南在檢閱後,與祖父彭明輔一道浩浩蕩蕩統兵出發了。與此同時,保靖宣慰使彭藎臣和容美宣慰使田九霄各率領土司隊伍也出征了。這三支隊伍經過一個多月長途跋涉,相繼到了蘇州、常熟一帶。三支土司隊伍在蘇鬆合擊倭寇,首戰斬倭寇三百餘人。第二年四月,永順、保靖兩司兵勇在嘉興縣王江徑合力包圍倭寇,經過一番激戰,兩司兵勇共斬殺倭寇1900餘名。至此,永順、保靖二司官兵征倭取得了決定性的大勝。時人稱其役“蓋東南戰功第一”。

此後不久,倭寇首領徐海率萬餘人在浙江大蒲又焚舟以示死戰。永順、保靖、容美兵勇乘勝追剿。三支土司隊伍於嘉靖三十五年八月先後抵達大蒲。經過二十餘次交戰,各部倭寇均被打敗,總計擒斬1200餘名,焚死倭賊不計其數。倭寇首領徐海見大勢已去,最後不得不投海自殺,永順司把總汪浩發覺後,將徐海從海水中撈起生擒了,然後押至宣慰使彭翼南處。彭翼南命人將其斬首。浙江地區的倭患,自此始得平息。

大蒲一役,朝廷對參戰各土司隊伍給予了嘉獎。永順司宣慰使彭翼南和保靖司宣慰使彭藎臣被皇上授功各提升當昭毅將軍。因倭寇賊首徐海被生擒斬首,總督李經又下令獎喻曰:“彭宣慰謀勇兼全,功勳大捷,仰各收兵俱赴嘉興,聽候宴賞。”各路土司率部到嘉興彙集,南京兵部又諭:“蕞爾倭夷連年內侵,東南要區屢遭屠戮,餘孽悉平,功勞茂著,良可嘉賞。”工部趙總督在宴席上宣布道:“彭翼南集南馭之苗,冒長江之險,為皇敵愾,捐軀報國,宜超谘賞,以勵精忠。奉旨彭翼南升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並賜花紅銀五十兩,“以旌懋功。”

征倭奏捷之後,彭翼南班師回鄉。後來又曾數次督師出征過施南等地,因勞師頻繁,不免心力透支,於32歲時患疾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