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祖衝之計算圓周率(2 / 3)

3.1415926<π<3.1415927圓周率已精確到小數點之後7位。

祖衝之還確定了圓周率的兩個分數形式的近似值:約率π=227≈3.14密率π=355113≈3.1415926直到1000年後,德國數學家奧托和荷蘭工程師安托尼茲才得出與祖衝之相同的密率。於是數學界通稱為“安托尼茲率”,隨著我國古代燦爛的科技文化逐漸得到世界的公認,日本數學家三上義夫建議將這一名稱改稱為“祖率”。

公元500年,劉宋王朝早為南齊王朝取代,祖衝之的《大明曆》仍未頒用。這年,祖衝之帶著壯誌未酬的心情離開了人世。

這是南齊永元二年的事情。

祖衝之的兒子祖!之繼承了父業。若從祖衝之的祖父祖昌算起,直到祖!之的兒子祖皓,祖家可稱得上數學、天文世家。祖!之幼年就是父親的幫手,長大後也致力於數學和天文學的科研,他讀書和思考時非常專注,甚至不聞霹靂聲、走路撞到別人身上。在數學上,他與父親祖衝之共同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他所提出的推算球體積的原理,在數學上通稱為“祖!之公理”。祖衝之撰寫《綴術》一書時,他起了很大的作用。祖!之還監造過八尺銅日圭,測量日影長度;他發現北極星與北天極不動處相差一度有餘,糾正了北極星就是北天極的錯誤觀點。他也有許多論著傳世,現大多散佚了。

曆經動亂,在梁朝,祖!之曆任員外散騎郎、太府卿、南康太守、材官將軍、奉朝清等官職。因此,祖!之得以在梁武帝天監三年、天監八年、天監九年三次上書,請求梁武帝頒行新曆。

《大明曆》經祖!之修訂驗證,被認為是當時最好的曆法,終於在天監九年(510年)正式頒用,實現了祖衝之的遺願。

祖衝之一家堪稱我國曆史上了不起的科學世家;祖衝之也堪稱我國科技史上罕見的最博學多才的人。為了紀念和表彰祖衝之在科學上的卓越貢獻,除將“密率”改稱為“祖率”外,紫金山天文台把該台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祖衝之星”,國際天文界還將月球背麵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衝之山”。

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夢溪筆談》

北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年),沈括誕生於一個官宦之家。

在知書識禮的母親許氏的撫育下,沈括從小就敏而好學,什麼書都讀,打下了博雜的學識基礎。

沈括的父親沈周,杭州人,從縣令一直做到江南東路按察史、太常少卿,在宦海中沉浮了一輩子。沈括曾隨父親到過泉州、開封、南京、蘇州,眼界開闊,上到士大夫、山林隱者,下到商賈醫師、裏巷小人,什麼人都請教,積累了豐富的社會見識。

沈括自幼就形成了終生受益的學風,也在無意間為撰寫《夢溪筆談》積累了素材。

汴京城有家酒店,店堂不大,但酒很好。他們賣的酒是在鄉間作坊專門釀造的,選用最好的雜糧、清純的泉水,所以酒味醇香,常常吸引許多酒客。

小店前酒壇特別多。為招攬酒客,老板常把酒壇像疊羅漢似的整齊地堆起來,而且每一層都比下一層少一個壇,像個金字塔。

這堆酒壇吸引了不少酒客。忽然,有個青年書生來到酒店。

老板想考考他:“客官,你知道這堆酒壇有多少個?”

青年書生說:“我不需要數,隻要你告訴我有幾層,每排有幾個壇子,我便可以一下子告訴你。”

老板自忖,昨夜我數了半天,你就能一下算出來嗎?便說:

“最上一層是四排,每排八個,第二層五排,每排九個……從上到下一共七排。”

老板話音剛完,那青年書生便應答道:“總共有五百六十七個酒壇,對嗎?”